玉屏箫( 三 )


玉屏箫

文章插图
箫笛雕刻分刻字、刻图 。传统产品最初只刻店铺字号、日期 。1930年起 , 始有龙凤、花卉、山水雕刻 , 雕刻内容其后逐步丰富 。雕刻大致分为脱墨磨字、贴上图样、雕刻、水磨纸屑四道工序 。刻字用单刀 。行、草、篆为阴雕 , 隶为阳刻 。传统雕刻 , 按“永字八法”归纳为搠、戮、划、剔、凿、挑、剜、拓8种刀法 。在运刃上 , 按竹质纤维分竖刀、横刀;按字型笔画分顺刀、逆刀;按材料与字型结合分竖顺竖道、横顺横道 , 斜顺斜逆等 。刻图 , 初用单刀 , 运刃须滑回 , 速度较慢 。上世纪六十年代 , 始改用双刀刻图 。各种刀法皆一挥而就勿须滑回 , 横竖顺逆 , 运用自如 。构图採用条幅式 , 阴雕 。1980年起 , 始有盘龙浮雕 。成品经过烘烤上镪水、水磨洗涤、填色、揩去颜色、上漆四道工序 。在四道工序中以打磨工艺为主 。原始打磨用骨节草 , 擦去箫笛表面尘垢 , 再用玉钏子打磨光亮 。1958年后 , 改用水砂擦笛 , 寿珠子打磨 。此艺沿袭至今 。只需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四个精工细作环节 , 方可製作出工艺精美 , 音色纯正的箫笛 。外观特徵玉屏箫的选材十分考究 , 製作工艺极度为精细 。所用竹材都是在冬季採伐 , 经过选料、烤竹、刮皮、通节、开吹孔、音孔和校音等20多道工序而成 。全长70厘米左右 , 管身呈扁圆形(系人工夹扁) , 所开孔为椭圆形 , 孔壁向内呈25度斜面 , 使发出的声音非常优美动听 。玉屏箫素以雕刻精美而着称 , 一般是在管身外表涂以古铜色彩或浅黄颜色 , 然后雕刻出细腻而逼真的山水、花草和鸟兽等各种纹饰 , 有的图案取材于民间故事、诗词和典故 , 如有名的“龙凤图” , 即是选自《东周列国志》中的“龙凤呈祥”神话故事 。在雕饰艺术的布局上 , 更妙于诗与画的谐和 , 色调与纹样的统一 , 自然色彩(竹的斑纹)与诗词的协调 , 使之工艺纤巧 , 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传承发展玉屏箫笛 , 名扬海外 , 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 。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 , 获得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而设的太平洋博览会上 , 获金质奖 。它是中国最先获国际大奖的民族民间乐器 。在1913年伦敦举行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银质奖 。1923年 , 又在巴拿马获得金质奖 。玉屏箫笛不但畅销全国 , 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 。1949年后 , 箫笛製作技艺得到保护 。50年代 , 周恩来总理将玉屏箫笛作为珍品 , 赠送来访的国际友好艺术表演团体;1988年 , 邓小平的女儿邓琳订做了玉屏龙凤箫笛及牛角手杖作为对其父母的寿礼 , 深受邓小平同志的喜爱 。1991年 , 玉屏浮雕和微刻龙凤箫笛新产品 , 又荣获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银奖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 , 是玉屏箫笛发展的鼎盛时期 , 产品连年获省、部优称号 , 最高年产量五十余万支 , 产值八十余万元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 民族乐器受到很大的冲击 , 箫笛製作技艺的保护和发展形势严峻 。应对玉屏箫笛製作技艺进行抢救、保护 , 这项特色手工技艺很快就会在世间绝迹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2006年5月20日 , 玉屏箫笛製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 , 经国家文化部确定 ,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的刘泽松、姚茂禄、张海船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相关点评玉屏箫的音色圆润、柔美 , 古色古香 , 尤以“龙凤箫”更为独特 。这是两支雌雄为配的对箫 , 上雕刻精緻的龙凤图案 。雄箫略粗 , 上刻腾龙 , 发音宏亮、奔放 , 有如浩瀚大海 , 漫无边际;雌箫稍细 , 上刻彩凤 , 音色柔和、含蓄 , 犹如青烟袅袅 , 永无尽处 。雌雄对箫合奏 , 形音相映 , 宛如男女重唱 , 音响和谐 , 情趣盎然 。海外侨胞 , 多把它作为心爱之物 , 珍藏身边 , 时时抚弄 。此物只应家乡有 , 异国哪得几回闻?每有机会 , 总要买上几对带去 , 与知音共赏 , 以慰抒发“龙的传人”思乡之情 。玉屏箫是优良的独奏乐器 , 更适于合奏或伴奏 。常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民间器乐合奏 , 与古琴合奏 , 效果更佳 。在崑曲、越剧和粤剧等地方戏曲伴奏中 , 玉屏箫是重要的乐器之一 , 多用于表现幽静、娴雅等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