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一种独特现象:民众和教会对立冲突频发( 三 )


至于有关洋教用*迷人信教、挖人眼睛制*等传言,虽然无稽,却因为教会的傲慢与不屑,不加解释,往往成为引爆民粹的导火线 。无论从中方文献还是外方文献,从教会进入中国之后,似乎对这些广泛存在的疑虑,并没有采取过任何公关措施 。而他们唯一的方式,就是不断向可怜的地方*施加压力,加剧自己在舆论中的“被妖魔化”程度 。如收容弃婴的善举,由于华人很少愿意把孩子送到洋教堂,天津的修女们甚至订出办法,为每名收养儿童付出一笔奖金,这就间接鼓励了儿童拐卖行为 。这种“收购”行为加上婴儿的高*亡率(不少弃婴本是有*的),再加上不屑于解释沟通的傲慢,自然引来猜疑 。
一方面是“天主我的主,鸡蛋大白薯”的现实利益冲突,另一方面是“收购弃婴”之类的怪异举动,教会迅速地成为民众心理的第一假想敌 。
而在1905/06年的宪政元年,所发生的惨烈“民教冲突”,似乎给列强们一个强烈的信号:要防止中国的民粹火山被点燃,不能只依靠对中国政府保持压力,那样反而更容易激化民粹 。最佳的办法,似乎是应当推动中国走向宪政 。大清宪政考察团在欧美各国受到极为热情的接待,或许正是体现了国际社会在防止中国民粹喷发上的“与时俱进”?
【晚清的一种独特现象:民众和教会对立冲突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