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国新移民一夜登顶新加坡富豪榜,全球都在找他买呼吸机 疫情之下中国之最( 二 )


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样一家先进企业却沿用了内地国企体制,主要负责人由内地领导兼任,战略及管理与深圳的改革开放气氛形成强烈反差 。
尽管李西廷很快成为公司技术骨干,还当上办公室主任,但这种氛围和风格让他感到窒息:“时间一长,内心开始迷茫,未来一眼就看到头了,做点事情又束手束脚 。要实现人生的价值,还是要走出去才可能干一番事业 。”
下海创业
迈瑞在袁庚帮助下注册成功
在这期间,李西廷回家省亲,看到县城医院的手术室里只有一张普通病床,唯一的医疗器械就是一个血压计,与自己在国外看到的医疗条件天壤之别 。这也深深触动了他,自己作为专业人士有责任有义务改变这种落后现状,开发更多的先进医疗设备,抢救更多宝贵生命 。
在这两种因素的推动下,1991年,不惑之年的李西廷下海创业,希望填补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诸多空白 。
在有幸得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探索者——袁庚的帮助下,迈瑞才通过层层审批得以成功面世 。而且当时深圳市政府正主抓科技兴市,迈瑞医疗的自主创新得到了科技局高度重视,主动提供95万元借款,顺利解决了初期的研发费用 。
迈瑞也不负众望,次年即研发出中国第一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1993年又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多参数监护仪,遗憾的是当时主要竞争对手都是国外知名企业,想打开市场相当困难 。
第一次参加展览会
只拿到36万元订单
创业初期的迈瑞医疗只好以贸养研,很多迈瑞元老都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展览会,迈瑞医疗仅拿到36万元的订单 。
尽管如此,据说李西廷签合同时手都在发抖 。他说,一方面激动于公司有了活命钱,一方面也是暗下决心,要让自主研发品牌受到市场欢迎 。
获美国投资青睐
成为中国最早引进风投案例
迈瑞医疗对研发的坚持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垂青,1997年美国华登国际资本投资200万美元,为中国最早引进风投案例 。这也成为迈瑞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此后迈瑞医疗进入自主研发期,研发力量进一步加强,对代理业务依赖渐次减轻,开始与国际品牌正面交锋 。
2006年成功登陆纽交所
在业内人士看来,只有成功占领北美市场才算得上真正的国际品牌,李西廷为此收购了美国一家有500多人的当地服务公司,与本土企业站到同一起跑线 。
同时,他利用性价比打动当地医疗机构 。在美国医院的联合采购中,迈瑞医疗本身产品过硬,再加上价格优势,终于用实力拼出一条生路 。
2006年,李西廷把迈瑞送进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 。李西廷开玩笑说:“以前美国客户会担心你这中国企业会不会跑掉,上市以后,就可以让他们放心了,出问题可以到纽交所找我们 。”
海外并购扩大规模
后来居上跻身世界领军企业
迈瑞医疗的品牌从此开始在美国以及全球得到认可,但李西廷仍然觉得步子不够快,他发现超常规发展最好办法就是收购兼并,可以快速获得市场、提升技术、吸纳人才、拓展产品,一举数得,这一战略决策成为迈瑞后来居上的关键一步 。
国外的救护车上使用迈瑞BeneVision N1监护仪
最令李西廷满意的是2008年成功收购美国Datascope生命信息监护业务,让迈瑞迅速跻身全球监护领域前三大品牌;2013年又投资1亿多美元拿下位于美国加州的Zonare,成为了世界高端放射领域的领军企业 。
到2014年,迈瑞医疗在海内外通过并购控股13家专业优秀企业,让迈瑞多条产品线快速成长,同时拥有海外经销商超过2200家,产品遍布亚洲、欧洲、北美以及拉美等主要区域,海外市场的销售已占到其总收入的一半,迈瑞翻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