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本有机会翻盘但崇祯帝走错这一步全盘皆输( 二 )


明廷在杨嗣昌的主持下,取得了这一系列的胜利,将农民*逼入绝境,剿匪事业可以说已经取得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了,明廷崇祯一时中兴迹象已显 。
但真正的成功是必须是百分之百,只需百分之一的不足便能导致失败,而这个百分之一正是“攘内必先安外”政策实施的失败 。
2议和之举的可行性
杨嗣昌虽然说并没有直接的*事经验,而且后期亲自围剿张献忠时也是昏招连连,其能力和性格广为诟*,但不可否认的是杨提出的“攘内必先安外”政策对于当时的明廷来说是极为正确而且是必要的 。
网络配图
今人能够意识到明廷当时改变“两个拳头打人”、与清议和的重要性,可当时有部分明廷*员却将议和之举喻为北宋与金屈辱求和,有辱国体而且对国家是灾难 。
时任翰林院编修杨廷麟上书警戒到“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埙命”,将坚决反对议和的宣大、山西总督卢象升等比喻为李纲、宗泽等北宋名臣,影射杨嗣昌等为耿南仲、汪潜善这一类的投降派 。
然而当时形势并非如此 。
要明确的是后金自然想取代明朝,主政中原,而明廷也是极力想消灭这个边境上的大患,但双方都没有绝对的实力在短期内消灭彼此 。
天启年间后金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两次围困宁远最终大败而归,努尔哈赤也为此郁郁而终 。
后金自知无法突破关宁锦防线,从崇祯二年到崇祯十一年近十年间,改变策略劳师动众不远千里绕道到蓟州,突破蓟州北边长城防线,包围京师,虽然造成了明廷极大的震撼和损失,可仍然无力取缔明廷入驻中原 。
而后金国内经济衰退以及动荡等不稳定因素也无法支持多次大规模*事行动,后来崇祯十一年清*(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也只能选择重新从锦州方向进攻 。
清*虽然*事力量上在局部对于明廷占据较大的优势,可多次进*也无法一举灭亡明廷,而且这种*事对持相耗的局面对其来说极其不利,因此清*也多次积极寻求与明廷和议,换取时间和利益积攒实力 。
崇祯元年,皇太极就与袁崇焕多次接触,表示愿意“去帝称汗”,并请明廷“制印给用”,虽有迷惑袁崇焕之嫌,但其议和之心不假 。
崇祯五年,皇太极继续派人从大同府联系明廷,声称“我非欲取大位得天下也,所以兴兵,盖欲尔察知其故”,意指效仿俺答汗以武求和,同时表示“惟愿两国和好,财物丰足,互相贸易,各安田猎,以乐太平” 。
崇祯十年到十一年时,当朱由检听从杨嗣昌“攘内必先安外”的建议后,派遣使者周元忠试探清廷口风,皇太极对其极为礼遇 。
由此可见,此时的大清对议和之举相较之于明廷更加迫切 。
对于明廷而言这一暂时和议是解决边患,减少辽饷压力,腾出财力兵力解决内部农民叛乱的大好时机,在当时也是得到一批有识之士的认可 。
同时大明与清和谈性质上并非南宋对金国称臣、割地、纳贡等耻辱性不平等议和,“今曰贡,则非和亲矣;曰市,则非赂遗矣;既贡且市,则非征战矣”,明廷上下也并不承认这是两个国家间的协商,而仅以“议抚”和“议款”等词冠之 。
而且清廷方面也从未以胜利国的姿态来面对大明,据《东华录》记载,皇太极曾给予书信给明廷边臣“和事成后,自当逊尔大国,尔等亦视我居察哈尔之上可也”,“和好若成,即普天之下,尽为尔朝廷所属矣”,完全是一副求和的态度,哪有半分凌辱之意 。
因此,对于明清双方而言都有议和的基础,也有议和的必要 。
在双方都无法迅速消灭彼此的形势下,议和对于双方而言也是最好的局面,可历史的走向却与人们的完美设想脱离了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