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清陵寝专家徐广源绘製的景陵妃园寝实地图*《清圣祖实录》原文记载康熙三十八年薨逝,帝谕曰礼部:妃章佳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着,今以疾逝,深为轸悼,謚为敏妃 。应行礼仪,尔部察例行 。——该谕旨说明,章佳氏康熙三十八年已行葬礼,再看“察例行”三字,说明章佳氏葬礼只是照章举行,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与会典记录的敏妃丧仪与平妃同也互相印证敏妃在康熙三十八年就已经下葬,其丧礼未记载有任何不同处 。*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第九十卷丧礼记载:“ 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平妃薨,一应礼仪与康熙九年慧妃丧礼同;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敏妃薨,一应礼仪与三十五年平妃丧礼同,雍正元年追封为敬敏皇贵妃 。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良妃薨,一应礼仪与三十五年平妃丧礼同.” 同样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第九十卷丧礼中有如下记载:“ 康熙六年十一月三十日恪妃薨与康熙四年寿康太妃丧礼同;康惠淑妃薨与康熙四年寿康太妃丧礼同;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懿靖大贵妃薨丧礼同康惠淑妃;康熙二十八年四月初三日恭靖妃薨一应礼仪与恪妃同“ 可见只要是同级的丧礼,后者记载可与前者任何一位先薨后妃同,《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对记录顺序并没有要求 。另外从清朝史学和陵寝专家徐广源根据其所丈量的景陵嫔妃宝顶实际占地面积而绘製的妃园寝图可以发现,平妃、良妃都是妃位宝顶,而且宝顶位置在妃位版图内,而敏妃是贵人级别宝顶(可能是章佳氏生前后宫地位),并且安奉于贵人常在等庶妃版图内,因此可佐证出平妃、良妃丧仪与敏妃的不同之处即在于此 。
文章插图
雍正朝追封连升两级(仅其一人)雍正元年六月,世宗追赠敏妃为皇考皇贵妃(仅敏妃章佳氏一人连升两级) 。章佳氏追赠皇贵妃、从葬帝陵皆系因其子怡亲王允祥,在《清史稿》中有记载:“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 。”章佳氏从葬景陵并非康熙帝旨意,清史学家和清陵寝专家徐广源先生也提出了质疑并做出了考证,以下摘取自论文内容:一般晋封妃嫔,特别是晋为皇贵妃这样重要的事情,都以皇帝发布谕旨的形式 。而追赠敬敏皇贵妃,并没有以谕旨的形式,在《世宗实录》中只是载:“追封圣祖敏妃为皇考皇贵妃 。” 《世宗实录》记载追封敏妃为皇贵妃的日期是雍正元年六月壬申 。六月为戊申朔,壬申则为二十五日 。可是《大清会典》则记载为二十六日,到底是哪一天封的?惯例,封妃分两步进行,先由皇帝发布谕旨,称之为“诏封”,经过几个月的準备后,举行册封礼,称之为“册封” 。而追封敏妃为皇贵妃,既没诏封,也没册封 。……“敬敏”二字是什幺时候出现的?这些都还是迷 。从专门记载东陵的皇家秘笈《昌瑞山万年统志》、《陵寝易知》中得知敬敏皇贵妃在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与康熙帝、孝恭皇后同日葬入了景陵 。当年敦肃皇贵妃就是与雍正和孝敬皇后同日葬入泰陵的,在《高宗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 。为什幺敬敏皇贵妃与皇帝、皇后同日入葬在《世宗实录》和《大清会典 皇帝皇后丧仪》中都不予记载?皇帝陵内从葬皇贵妃的制度是雍正首创的,不是康熙帝创立的 。所以康熙帝是不会将敏妃葬入景陵的 。退一步说,如果康熙帝真的想将妃嫔葬入景陵的话,温僖贵妃和平妃也应该比敏妃优先 。因为她们俩都是皇后的妹妹,又比敏妃死得早 。为什幺比敏妃死得早、地位又高的温僖贵妃和平妃不葬入景陵,反而想将敏妃葬入景陵,这在情理上讲不通 。康熙帝既已开创了皇后先葬地宫,地宫门不关,等待皇帝的制度 。敏妃死时,景陵地宫内已葬入了孝诚皇后、孝昭皇后和孝懿皇后 。康熙帝既然想将敏妃葬入景陵地宫,为什幺不直接将敏妃也葬入地宫?何必增加许多麻烦而停灵于陵院内 。如果康熙帝确实想将敏妃葬入景陵,也不会停灵于景陵院内,而应该停灵于京城的殡宫 。孝东陵的宁悫妃、端顺妃死后都曾停灵于京北的曹八里屯多年 。在琉璃花门之内,宝城近处怎幺停灵?那里既没有房屋,也没有地下室 。金棺绝不会露天停放吧,那就得盖房子,建殡宫 。在陵内建殡宫,可能吗?景陵地宫内正面棺床上已安放了1帝4后,正面棺床已经“满员”,根据裕陵地宫棺椁的安放位置,敬敏皇贵妃的棺椁只能安放在左或右侧的垂手棺床上 。——摘自清陵和后妃史学家徐广源所着《迷雾重重的敬敏皇贵妃》雍正朝奉安章佳氏雍正朝入葬资料显示:*《雍正朝汉文谕旨彙编》雍正元年正月二十六日,谕礼部,昔年皇考建设妃园寝,为妃母等殡所 。惟敏妃母一位,皇考曾降谕旨:暂安于陵寝琉璃花门之内宝城近处,俟入宝城 。今钦遵皇考原旨,奉敏妃母安于宝城内 。在宝城内安奉者只有敏妃母一位,应追封为皇考皇贵妃,应行典礼,尔部议奏 。清官方资料《清世宗实录》,章佳氏从葬景陵不予记载清官方资料《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皇帝皇后丧仪》,章佳氏从葬景陵不予记载现有的张佳氏丛葬景陵的记载全部出现在雍正朝后,无康熙朝皇帝下旨丛葬的资料 。章佳氏雍正朝奉安记载日期矛盾,在《昌瑞山万年统志》中,更出现章佳氏雍正元年九月及六月从葬景陵的记载 。康熙帝与其他后妃的丧仪也早就开始準备,有些甚至长达几年,十几年,但各种记载都只有一个奉安日期 。可见“奉安準备”根本就解释不了章佳氏出现多个奉安日期的疑点 。张佳氏去世于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的帝陵早于康熙二十年就已修好,康熙帝的三位皇后梓宫也早已奉安入了帝陵,就等待着皇帝梓宫奉安后关闭帝陵 。章佳氏本系包衣奴才出身,如果康熙帝确实打算让章佳氏从葬,早就可以将章佳氏拨出包衣,并且在三十八年当年就可以追封章佳氏为皇贵妃,甚至贵妃而不仅仅是第四等的妃,并且也可以同三位皇后那样,将章佳氏直接放入地宫中 。然而康熙帝都没有这样做 。另外章佳氏从葬帝陵在《世宗实录》以及《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皇帝皇后丧仪》中均不予记载 。章佳氏拨出包衣、追赠皇贵妃及从葬景陵都在雍正年间完成,《清史稿》对其赠皇贵妃及从葬帝陵道出了原委:“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 。” 另外,康熙帝非常尊崇敬爱他的皇祖母孝庄太后,临终却没有遗旨安排孝庄文皇后的奉安问题,岂可能会不提及皇祖母反而只记得安排一个章佳氏?如要证明从葬系康熙帝旨意,不如直接拿出康熙帝的谕旨最为确凿 。清朝皇贵妃从葬帝陵,系由雍正开创 。人物评价敏妃章佳氏,本系满洲镶黄旗包衣,由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并在康熙二十五年到三十年间连续生下三个子女,应算颇受宠爱的,再加上其为皇室诞育子嗣有功,因此康熙帝给予追封妃位荣誉 。在《大清会典则例》中有“悼妃薨,追謚曰悼”的记载,再结合《国朝谥法考——妃謚》的记录,互相印证死后晋封的后妃其妃号可做封号也记为谥号,追謚与追封没有什幺实质不同,都系死后哀荣 。鞠育:犹指生育 。章佳氏生前仅为庶妃,未见有抚养皇子皇女的记载,祭文中“笃生椒实,时深鞠育之劳”这句应连起来读,其含义即是指敏妃在生育皇子皇女时辛苦了 。其中鞠育二字和敏妃妃号也表现出章佳氏追封妃位系因其为皇室生育皇子皇女有功 。根据《清皇室四谱》皇子皇女卷记载章佳氏在康熙朝为庶妃,其生前在康熙朝无任何册封记录也可以佐证 。反观同样宫女出身的德妃,在康熙十七年生育四阿哥后,第二年乌雅氏便单独进封为德嫔,康熙二十年德嫔又再册封为德妃 。章佳氏则无此殊荣,虽生育三个子女,也未得一次册封 。再看孝懿皇后和敦肃皇贵妃(即雍正年妃,且敦肃皇贵妃金棺从葬帝陵,在《高宗实录》及《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皇帝皇后丧仪》中都予以了记载)都是在薨逝前得到皇帝的立即晋封,受皇帝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而章佳氏在其临终前,康熙帝也没有晋封 。因此,虽然康熙帝对章佳氏颇宠爱,却没有任何特殊 。章佳氏生前只是康熙帝众多宠爱的妃嫔中普通的一员 。
- 清朝皇族后裔的故事
- 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国贸店 DairyQueen冰雪皇后
- 全二册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 卿本佳人:腹黑皇子与巾帼将军的倾世之恋
- 皇家圭尔夫勋章
- 隋朝开皇十六年置 上党县
- 钦明天皇
- 沙皇文艺复兴彩蛋
- 孝庄皇后传:清太宗孝庄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