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AP关注的粒度是数据,而不是整个系统
CAP 理论的定义和解释中,用的都是 、 node 这类系统级的概念,这就给很多人造成了很大的误导,认为我们在进行架构设计时,整个系统要么选择 CP,要么选择 AP 。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每个系统不可能只处理一种数据,而是包含多种类型的数据,有的数据必须选择CP,有的数据必须选择 AP 。而如果我们做设计时,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选择CP还是AP,就会发现顾此失彼,无论怎么做都是有问题的 。
【分布式架构入门:一文轻松搞懂晦涩的CAP理论!】一个电商网站核心模块包括会员,订单,商品,支付,促销管理等等,不同的模块数据特点不同,因此适用不同的CAP架构 。
会员模块包括登录,个人设置,个人订单,购物车,收藏夹等功能,这些模块只要保证AP,即对用户的及时响应,数据短时间不一致不大会影响使用 。订单模块的下单付款扣减库存操作是整个系统的核心,CA都需要保证,在极端情况下牺牲P是可以的 。商品模块的商品上下架保证CP即可,因为后端操作可以允许一定的时延;促销模块短时间的数据不一致,结果就是优惠信息看不到,但是已有的优惠保证可用,所以保证AP也可以 。
现在大部分电商网站对于支付是独立的系统,C是必须要保证的,AP中A相对更重要,不能因为分区导致所有人都不能支付 。
4、CAP是忽略网络延迟的
文章插图
这是一个非常隐含的假设,布鲁尔在定义一致性时,并没有将延迟考虑进去 。也就是说,当事务提交时,数据能够瞬间复制到所有节点 。但实际情况下,从节点 A 复制数据到节点 B,总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 。这就意味着,CAP理论中的 C 在实践中是不可能完美实现的,在数据复制的过程中,节点 A 和节点 B 的数据并不一致 。对于严苛的业务场景 。
例如和金钱相关的用户余额、和抢购相关的商品库存,技术上是无法做到分布式场景下完美的一致性的 。而业务上必须要求一致性,因此单个用户的余额、单个商品的库存,理论上要求选择 CP 而实际上 CP都做不到,只能选择 CA 。也就是说,只能单点写入,其他节点做备份,无法做到分布式情况下多点写入,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
5、CAP的AP和CP不是绝对的
CAP理论告诉我们三者只能取两个,需要牺牲另外一个,这里的牺牲有一定误导作用,因为牺牲让很多人理解成什么都不做,实际上,CAP理论的牺牲只是说分区过程无法保证C或者A,但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因为在系统整个运行周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正常的,发生分区现象的时间并不长,分区期间放弃C或A,并不意味着永远放弃,可以在分区期间进行一些操作,比如记录日志,从而让分区故障解决后,系统能够重新达到CA的状态 。
比如用户账号数据,假设选择了CP,则分区发生后,节点1可以继续注册新用户,节点2无法注册新用户,此时节点1可以记录新增日志,当分区恢复后,节点2读取节点1的日志就可以让节点1和节点2同时满足CA的状态 。
6、CAP的可用性与高可用有区别
HBASE、属于CP架构,、属于AP系统,但我们能说后者比前者更高可用么?应该不是 。CAP中的高可用,是指在某一次读操作中,即使发现不一致,也要返回响应,即在合理时间返回合理响应 。我们常说的高可用,是指部分实例挂了,能自动摘除,并由其它实例继续提供服务,关键是冗余 。
7、CAP的网络分区有明确定义
网络故障、节点应用出现问题导致超时,属于网络分区,节点宕机或硬件故障,则不属于 。因此如果有人说机器挂了怎么样,这种情况不属于CAP理论适用的范围,CAP关注的是分区时的可用性和一致性,不是说保证整个集群不挂 。
- chatgpt赋能python:Python对接硬件:从入门到精通
- 4 ChatGPT与软件架构 - 架构师提示工程指南
- 《万字长文带你解读AIGC》系列之入门篇
- 【CVHub】《万字长文带你解读AIGC》系列之入门篇
- 你发布的需求由谁落地,今天来挖一挖:分布式融合存储正在革谁的命?
- 1、电子技术基础入门
- 26个数据分析案例——第五站:基于Scrapy的架构的数据采集
- 会计零基础自学怎么入门,零基础会计入门怎么学习
- 零基础入门Django应该怎么学?这是一个完整的图文入门教程
- Three.js 基础入门--第16课:实战篇之人物操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