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阿里巴巴创业史,为了凑钱马云差点把房子都卖了 阿里巴巴的历史之最( 六 )


创业之初 , 正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 物价飞涨 , 通货膨胀严重 , 当时松下手里的所有资金加起来还不到100日元 。无论在谁看来 , 当时的松下都没有成功的可能 。但松下还是决定跨一步 , 坚持成立了公司 。很快 , 松下的产品就生产出来了 ,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卖不出去 。更糟糕的是 , 员工们觉得跟随松下没有希望 , 相继离去 。
面对如此大的挫折 , 松下依然没有自我放逐 , 他告诉自己困境正是锻炼的机会 。在他的坚持不懈中 , 公司起死回生 。1945年 , 日本战败 , 松下也进入了人生的低谷 , 几乎倾家荡产 。他为了抗议把公司定为财阀 , 不下50次去美军司令部进行交涉 , 其艰难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但如今的松下被公认为“经营之神” , 直到现在他的公司依然实力强劲 。
歌德说过:“你如果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如果失去了荣誉——你则失去了许多;你如果失去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 , 便是积极心态的保持和抗争 。积极的心态 , 坚定的信心 , 往往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
因此 , 当一个人在困境面前多生一分信心时 , 他内心就会多出一分动力 。毕竟 , 人难免都会有挫折 , 只要我们能够在逆境中不忘微笑 , 用更加坚强、乐观的心去看待它 , 那么任何时候 , 我们都会将坎坷的小径踩成平坦大道 , 阻挡在前方的一切不利因素都将成为激励我们的动力!
只要不放弃 , 就有成功的机会
“不放弃”这三个字可以说是当今不少年轻人的口头禅 , 然而真的落到实际行动中时 , 却往往不尽然 。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各项挑战 , 许多年轻人一看见前方布满的艰难险阻 , 不仅吓得停滞不前 , 不敢与之对弈 , 甚至早早将“不放弃”这三个字抛到了脑后 。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一句话:“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马云也曾说过:“商业不外乎智慧、希望和勇气 。”向软弱靠拢屈服的人 , 往往最后都成了生活的奴隶 , 而不怕命运打击、勇敢大胆地坚强走下去的人 , 最终都获得了成功的机会 。
在马云刚刚创立海博翻译社的前几个月里 , 因为市场空间刚刚打开 , 因此很多时候都是不赚钱反而亏钱的 。对此 , 几个合伙人都开始逐渐失去信心 , 但作为海博翻译社的创始人马云却没有动摇 。为了让这个刚刚开始的翻译社生存下去 , 马云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就在那时的大热天里 , 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出发 , 从杭州跑到义乌、广州 , 批发一些小工艺品、小礼品 , 再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背回杭州……一个堂堂的大学教师 , 就这样做起了“倒爷” , 来养活当时的海博翻译社 。
就这样 ,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整整3年的时间 , 翻译社就这样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 。1995年 , 翻译社终于开始实现盈利 。而后 , 海博翻译社慢慢发展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 。虽然不能跟马云后面所创办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 , 但是海博翻译社却在马云创业经历中画下了重重的一笔 。因为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 。”马云说:“没有钱 , 只要你永不放弃 , 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马云的“倒爷”生涯持续了整整3年 , 才让这个原本早已是奄奄一息的翻译社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到1994年时 , 海博翻译社基本实现收支平衡;1995年 , 海博翻译社开始逐步实现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