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梅花( 二 )


白梅花

绿梅花

文章插图
歙县上丰乡农民採收绿梅花形状规格:乾燥花蕾,呈圆球形,直径4-8毫米,基部常带有小梗 。苞片3-4层,褐色鳞片状 。苞片内有萼片5枚,淡黄褐色,微带绿色,卵圆形,覆瓦状排列,基部与花托癒合 。花瓣5枚或多数,白色或黄白色,紧紧相抱 。花瓣内包含许多黄色丝状的雄蕊 。中心有一枚雌蕊,子房呈卵形而有细长的花柱 。质轻 。气香,味淡而涩 。以花匀净、完整、含苞未放、萼绿花白、气味清香者为佳 。
绿梅花

文章插图
安徽卫视在歙县上丰乡录製绿梅花加工节目性味功能:味酸涩,性平 。入肝、肺二经 。有舒肝,和胃,化痰之功效 。主治: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 。化学成分:花蕾含挥髮油,主要为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 。真伪鉴别:
绿梅花

文章插图
白梅花生药材性状鉴别:乾燥花蕾,呈圆球形,直径4-8毫米,基部常带有小梗 。苞片3-4层,褐色鳞片状 。苞片内有萼片5枚,淡黄褐色,微带绿色,卵圆形,覆瓦状排列,基部与花托癒合 。花瓣5枚或多数,白色或黄白色,紧紧相抱 。花瓣内包含许多黄色丝状的雄蕊 。中心有一枚雌蕊,子房呈卵形而有细长的花柱 。质轻 。气香,味淡而涩 。以花匀净、完整、含苞未放、萼绿花白、气味清香者为佳 。主产江苏、浙江等地 。花冠红色者,称为红梅花,形态与白梅花相似,但较白梅花稍大,花冠淡红色,重瓣,萼红揭色 。但药用以白梅花为主,红梅花则较少使用 。主要价值药用价值源于《本草纲目》,在《本草纲目拾遗》:“《百花镜》:‘开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 。’”《饮片新参》:“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 。”《本草原始》记载:“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 。”绿梅花,又名绿萼梅、白梅花,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主产江苏、浙江等地,现在四川、湖北、江西等多地均有 。花冠红色者,称为红梅花,形态与白梅花相似,但较白梅花稍大,花冠淡红色,重瓣,萼红褐色 。药用以白梅花为主,红梅花则较少使用 。花蕾含挥髮油,主要为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慾,帮助消化,具有一定的健胃作用;同时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为药食佳品 。中医理论认为,绿梅花气清香,味酸涩,性平,具有疏肝、和胃、化痰、解毒的功效,主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疮毒以及精神抑郁等 。绿萼梅性平,古今医家多谓其“理气而不伤阴” 。但阴虚重症见舌红无苔、少津、口乾喜冷饮等仍不宜长期饮用,久用理气之味,必将伤阴耗气 。食用方法1.绿梅冰糖茶绿萼梅5克,冰糖适量 。用沸水沖泡绿萼梅、冰糖,代茶饮 。具有疏肝和胃、通经活络、理气化痰功效,可用于梅核气所致咽中梗梗不舒,及易发火、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者等 。2.绿梅茶绿萼梅10克,绿茶4克,以沸水沖泡,代茶频饮 。具有理气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证,证见两胁胀痛,胃脘胀痛,郁闷不舒,食纳减少等 。3.郁梅瘦肉汤广郁金10g,绿梅花5g,瘦猪肉200g,葱、姜、油、盐、水适量煮汤 。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功效,适用于肝胃不和所引起的胃痛、嗳气、泛酸等症 。4.梅花粥
绿梅花

文章插图
梅花瘦肉粥绿梅花 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绿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吃三五天 。绿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慾 。食慾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5.梅花蛋鸡蛋开一孔,入绿萼梅花将开者七朵,封口,饭上蒸热,去梅花食蛋,每日一枚,服七日,具有消壅散结作用,用治瘰疬(淋巴结结核) 。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亦可嫁接和扦插繁殖 。1、种子繁殖先育苗,后移栽 。(1)採种及种子处理:选择生长健壮、连年结果、果大核小、果肉肥厚、味极酸、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为採种母株 。于6月採集充分成熟的果实,堆积沤烂,约经10天左右取出置流水中搓洗,漂净果肉,晾乾果核,贮藏备用 。种子于播前半个月取出置人尿中浸泡15天 。然后捞出沖洗去尿液,晾乾后下种 。(2)播种:宜冬播,或翌年早春2月播种 。播时,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25厘米横向开沟,深7-9厘米 。然后,每隔6-7厘米点播入种子1粒(每沟共播20粒),播后覆盖拌有人畜粪水的细肥土或土杂肥,再盖土与畦面齐平 。保持床土湿润,4月中旬即可出苗 。每亩用种量50公斤左右 。出苗率可达90%以上 。出苗后,勤鬆土除草 。幼苗期追稀薄人畜粪水2-次;当苗高30厘米时,亩用250克尿素对水50公斤,进行根外追肥,每7-10天1次,连续2-3次,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11月下旬再施1次腊肥,以有机肥为主,促使苗木生长粗壮 。培育1年,当苗高80-100厘米时,即可出圃定植 。2、嫁接繁殖砧木採用1-2年生的山杏、杏或梅的实生苗 。接穗采自已经开花结果、品种优良的乌梅当年生营养枝 。嫁接时期和方法:芽接于7-8月进行,採用丁字形接法;枝接于早春2-3月进行,採用切接法 。芽接成活后要及时鬆绑和剪砧 。乌梅嫁接苗可提早开花结果,1-2年始花,以后逐年增加产量,是乌梅提早丰产良种化、集约栽培的重要途径 。3、扦插繁殖于秋分或早春开花后,剪取1年生粗壮枝条,截成长20厘米左右的插条,每根须带3个节位,在下端近节处,削成马耳形斜面,每50根扎成一捆,用500ppm生根粉(ABT)或500ppm萘乙酸(NAA)药液浸蘸其下端斜面,浸泡高度为2厘米左右,时间为10秒,取出稍晾乾药液后,即可进行扦插 。插时,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株距10×5厘米,先用小木棒打引孔,再将插条半截插入孔内,插后压实土壤,随即浇1次透水 。冬季或早春气温较低,必须用竹弓架棚覆盖塑胶薄膜,使棚内温度保持20℃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以薄膜上密被水珠为度) 。在插条生根期间,要保持床面湿润,每隔10天在晴朗无风的中午,揭开塑膜洒水1次 。春分前后插穗萌芽的同时,下切口也已形成愈伤组织 。4月中、下旬即可将塑棚揭去,并进行中耕除草和追肥,促进扦插苗生长健壮,培育至秋后即可出圃定植 。栽培技术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苗床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而且靠近水源的地方 。地选后,于扦插或播种前深翻土壤,整平耙细,施足基肥,然后作宽1.3米的高畦,四周开好排水沟,畦与畦之间留步道宽50厘米 。栽植地可选平地、丘陵或缓坡地,但坡度不超过30度 。坡地种植採取梯田、鱼鳞坑等方式保持水土 。山地于秋、冬季进行全面垦复,拣去石砾,清除灌木根等杂物,将土壤充分整细后栽种 。2、栽植于冬季落叶后至翌年早春萌发前进行 。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3×2米(即111株/亩)进行挖穴,穴径50厘米、深60厘米,先挖松底土,然后每穴施入土杂肥10公斤,与底土混拌均匀作基肥 。每穴栽苗l株 。栽时选雨后初晴或阴天起苗,将幼苗根部剪去小部分,蘸黄泥浆栽入穴内,用熟土覆盖,分层踏实,填土至半穴时,将幼苗轻轻向上提一下,使根部舒展,然后再填土至满穴,浇透定根水,再覆细土稍高出地面 。经常保持穴土湿润,有利成活 。经验表明栽正、踏实、根舒展、覆盖熟土是关键 。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与间作梅苗移栽初期,株行间空隙较大,可间作豆类、蔬菜、瓜类等短期作物,或其它1-2年生中药材 。对间作物的管理同时进行中耕除草 。秋、冬季中耕后给梅苗进行培土,防止冻害和植株倒伏 。梅林郁闭后,可不必中耕除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