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水利专家徐炳顺解读发现,清代扬州大兴水利,规模很大,许多清代水利设施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或沿用着原来的名称,清代扬州河流的走向、水系与现在基本一致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当年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测绘手段,宫廷画师却能画出相当精确的河流、水系分布 。而这与乾隆南巡是分不开的 。
乾隆元年(1736年)旨令淮扬在京任职官员,据实陈奏治水意见,以备采择 。当时年已七十高龄的扬州府高邮州人孙濩孙,上奏“淮扬水患”之事 。他提出了事先预防要有“筹划万全”的意见 。乾隆朱批:“总理事务王大臣速议具奏” 。可见乾隆一开始就注重河工 。“下河十岁九被涝”,“河臣束手无策”,乾隆效仿康熙皇帝治水的做法进行六次南巡,并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
乾隆在南巡中,一面体察民情,一面思考治水方略 。第一次(1751年)经过高邮时,他看到“堤岸高于屋,民居疑地窨” 。感叹到“嗟我水乡民,生计惟罟霖” 。经过车逻坝时,见到车逻坝泄水尤盛,想到淮水归江,要增加东西湾入江口门,开挖太平河 。
第二次南巡时他谋划抽薪之计,就是要预先降低洪泽湖的水位 。“百室求宁”是他的愿望,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定淮水入江为急办工程,先后连续多年,使淮水入江工程达到盛期,所做的工程有加开董家沟、东西湾三合土滚水坝、开挖太平河、建壁虎二桥、建金湾新坝、降低各坝闸、加宽河道等等,终于使归江口门达到107丈(342米),比康熙时翻了将近一倍,使归江河道具备了排泄淮水的价值,奠定了淮水由里下河归海转向归江的局势,无疑对减轻里下河水患起了重要作用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第三次南巡时,乾隆实施了他的所谓“抽薪之计”,就是修订水情调度水则,减少淮水排向扬州的泄量,令河臣恪守此法,终于使里下河赢来20年左右的时间不被水淹 。后来乾隆听说淮扬运河,好久没有挑浚,河床逐渐淤高,不仅有碍漕运船只航行,水大之年还致泛滥,遂传喻两江总督高晋、总河萨载,逐段查看测量,要他们一面组织开挖,一面上报,“不可有惜费之见,致有贻误” 。
乾隆南巡目的何在?徐炳顺说,归纳起来主要有二:一治理长江水患和利用黄河水利,实地勘查,出主意,以利农田灌溉,同时他沿运河南下,查明漕运;二为了解农田谷物情况并察看民情 。
- 揭秘:汉武大帝刘彻晚年所犯下的昏庸无道之事
- 广结天下名士:枭雄曹操借助舆论踏入仕途
- iMac下phooshop程序无法初始化怎么办【解决方法】
- 揭秘:纪氏为什么生下朱佑樘就死了?
- 张献忠起义简介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选择起义的
- 达摩曾被人下毒六次:达摩究竟活了多少岁
- 清炒丝瓜要去皮吗 丝瓜下奶还是回奶
- 日本十大男神排行榜山下智久帅到女人合不拢腿
- 手机进水怎么办,下面几招,轻松解决!
- 天下第一团的大师兄张德成在逃亡的过程中被刘义鹤带人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