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妖书”的题目是《国本攸关》,副题则是《续忧危竑议》 。也就是说,这个“妖书”自称是郑贵妃作序的《闺范图说》的又一个跋,针对的还是郑贵妃的序 。几年前的那个《忧危竑议》,作者用的是化名,叫朱东吉,是一份化名传单 。如今的这个《续忧危竑议》,作者则是冒名,冒一个御史、一个给事中的名,是一份冒名传单,说明“妖书”的作者更加肆无忌惮 。而且,不仅是朱赓的住处,在北京的部院大臣住处及各衙门,都发现了“妖书” 。
那么,这个“妖书”说了些什么呢?
第一,虽然太子已经册立,但郑贵妃和她的同伙们人还在、心不死,抱团抱得更紧了,蠢蠢欲动,图谋更换太子 。
第二,这个集团的核心共有十人,包括兵部尚书在内的四位高级文官和包括锦衣卫都督在内的四位高级武官,都是有名有姓 。而更著名的是另外两位:一位是提督东厂司礼监太监陈矩,这是个能量通天的人物;还一位便是内阁大学士朱赓 。
第三,这个朱赓其实没有什么本领,他退居林下十多年后还能以七十岁高龄进入内阁,只是因为他的这个姓名 。姓“朱”,这是国姓,大明朝的皇帝就姓朱 。更重要的是他的名,“赓”,朱赓的“赓”字和更换的“更”谐音,皇帝让朱赓入阁,就是暗喻要更换太子 。
前面两条无疑是捕风捉影,最后一条更是牵强附会,但你也没有任何理由来解释朱赓的入阁 。比他资历深、比他年纪轻、比他更能干、比他威望高的大有人在,为何就选了这一个?
什么叫“妖书”?这就叫“妖书”,让你将信将疑,让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否则就不是“妖书”,就无法“妖言惑众”了 。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万历皇帝本以为立了太子可以清静一些日子,没想到还是有人如此捣蛋,就命厂卫大索京师,必欲得此制造“妖书”之人 。更严重的是,无论是乐新炉的飞语,还是这两次的“妖书”,都指名道姓地抨击一些官员,又指名道姓地褒扬一些官员,在官员之中进行列队、分类 。这就造成了官员之间的互相猜测、互相怀疑,一些实权派的官员开始以追查“妖书”为由打击政敌 。一时之间,人人自危 。
幸亏此时有一位名叫皦生光的山人落网,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派别斗争 。
皦生光是北直隶文安县县学的学生,但他并没有好好在县学读书,而是走南闯北,多次游历塞外,属于我们说到过的到处谋生的那一类山人 。
《续忧危竑议》“妖书”案发生时,皦生光因为造另一“妖书”,对郑贵妃的哥哥进行讹诈,被东厂拘捕 。东厂的首领如获至宝,希望在皦生光身上找到破案的契机,至少也得让他供出几个不顺眼的官员,置其于死地 。但是没有想到,这位皦生光虽然是个江湖骗子,却是一条真正的“光棍”,有一身铮铮铁骨 。任凭东厂校尉软硬兼施、刑具用尽,皦生光只承认自己讹诈了郑氏,虽死无怨,但决不诬陷他人 。
于是案子僵在那里,移交给了北京的巡城御史 。这位御史灵机一动,皦生光的死罪是免不了的,不如趁机给他一个栽赃 。栽什么赃?把《续忧危竑议》这个案子也栽在皦生光身上,快速结案,以免株连多人 。但是,如此大的案子,光靠一个巡城御史是担当不起的,甚至光靠刑部也担当不起 。一旦皇帝问罪,一旦有人揭露出去,谁敢承担责任?
这个时候,不能不说到陈矩,就是那位提督东厂的司礼监太监陈矩 。他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虽然是宦官,但在“妖书”问题的处理上,却表现得比士大夫、比内阁首辅更有担待,更加高风亮节 。虽然他被“妖书”说成是郑氏阴谋集团的核心中的核心,却对几位可能被牵连的清流派领袖十分敬重,特别是对事态的发展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他不希望因为这个“妖书”而滥及无辜 。
- 细数民间关于杨贵妃的死亡流言很多,今天我们就借正史,来还原杨贵妃死亡的真相
- 杨贵妃征服唐玄宗李隆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 揭秘:唐朝名伶谢阿蛮与杨贵妃到底是什么关系?
- 明朝为万历朝鲜战争付出了多大代价?应该从哪两方面分析?
- 揭秘:唐朝历史上传说杨贵妃出逃日本的历史真相
- 清朝最长寿的嫔妃,纯悫皇贵妃活了96岁
- 后宫秘闻:让唐玄宗神魂颠倒的洋贵妃是谁?
- 清朝唯一四字封号的皇贵妃,深受慈禧厚爱,年仅46岁!
- 历史上真正的高贵妃,一生都陪伴乾隆
- 唐玄宗和杨贵妃都在一起11年了为什么一个孩子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