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古代被封王的宦官:并非只有童贯一个( 二 )


宗爱弑杀拓跋余而秘不发丧,振威将军、羽林中郎刘尼获知此事后,旋即与太子少傅游雅、殿中尚书源贺、尚书陆丽、尚书长孙渴侯五人密谋,由游雅、贺源、长孙渴侯率禁军守卫宫廷,陆丽与刘尼一起迎皇孙拓跋濬入宫即位 。刘尼率禁军驰往东庙,抓住宗爱及其党羽贾周等 。为报宗爱陷父、弑祖、杀叔之仇,新皇帝文成帝拓跋濬下令将宗爱及其党羽“皆具五刑,夷三族”,以示痛恨 。这位被誉为“中国史上最疯狂的宦官”就此结束一生 。
博陆王李辅国:
李辅国(704-762年),本名静忠,后赐名护国,又改为辅国,唐肃宗时当权宦官 。后自以功高僭主,为唐代宗差人所刺杀 。
少时为宦官高力士的仆役,相貌奇丑无比,粗通文字,四十岁以后开始掌闲厩(主管宫廷的马匹簿籍),后入侍太子李亨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蜀地,李静忠随太子李亨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谏太子杀杨国忠,又谏麾兵北至朔方,以谋复兴 。太子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后即位,是为肃宗,遥尊行在天子为太上皇 。李静忠因功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视其为左右臂,赐名“护国”,后改名“辅国”,开始掌握军政大权 。
李辅国后随肃宗回到长安,封郕国公,设“察事厅子”,以侦察官员活动 。京兆府、县地方官和法司审判案件,皆由他决定 。颁发诏书亦由他签署后施行,属臣无敢非议 。宗室贵人对李辅国也以“五郎”尊之,当时宰相李揆对他执子弟之礼,呼为“五父” 。太上皇玄宗返回京师后,辅国疑太上皇左右有复辟的阴谋,上元元年(760年)迫太上皇迁居西内太极宫,而玄宗亲信高力士等人则被贬谪或罢官 。
宝应元年(762年),玄宗忧郁而死,肃宗也病危,张皇后欲谋杀太子李豫而立越王李系,发宦官数百人,控制宫闱 。李辅国获知此事,命宦官程元振先取太子同行,并发动禁军攻入宫内,捕杀张皇后、越王,肃宗因受惊吓而当天驾崩,遂立太子李豫为帝(即唐代宗) 。
唐代宗继位后,因念其拥立之功,册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成为唐朝第一位宦官宰相,拉开了唐朝宦官当政专权序幕 。自此辅国日益骄横,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曾对代宗说:“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 实际上是让代宗把军国大事都托付于他 。闻此僭君之言,代宗不快,决意将辅国翦灭,于是代宗表面优待辅国,尊之为“尚父”,却私下通联宦官程元振,以药子昂代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禁军,夺兵权 。罢辅国官职,进封为博陆王 。不久,又派人于深夜将其刺杀,割下头颅扔到溷厕中 。遂刻木代其首级以葬,赠太傅,谥丑 。
广阳郡王童贯:
童贯(1054-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20岁净身入宫,北宋徽宗时期的“六贼”之一 。据《宋史》载,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 。”
神宗时期,童贯进宫后,拜在同乡、前辈宦官李宪门下作徒弟,跟随李宪出入前线,打下军事根基,但始终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哲宗后,徽宗即位,年近50的童贯以其办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荐,方才得到徽宗赵佶的重用 。徽宗曾令童贯监军西击夏国,合军十万取青唐 。军至湟川,因宫中起火,徽宗下旨童贯回师 。童贯因见战机成熟,断然决定不奉诏,继续西进,果获大胜,连复四州 。童贯此举深得徽宗赏识,破例被任命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 。不久,因功迁武康军节度使,又因收复积石军、洮州,再加检校司空 。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晋升为校检太尉(当时的武官最高职位),领枢密院(仅次于皇帝的军事首长),开了宦官主持枢密院之先河 。从此,童贯位列三公,手握重兵转战于西北边陲,与外族夏、辽、金周旋十多年 。宣和二年(1120年),徽宗遣童贯以宣抚制置使率兵15万,镇压方腊农民起义军,作战450余日,杀起义军7万多人 。童贯因功封太师 。就此,童贯位极人臣,辉煌灿烂 。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ǎo)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