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和彩画
侍王府内最具价值的古迹要算壁画和彩画了,淡墨浅绛,严谨豪放,堪称太平天国艺术之绝唱 。现已发现壁画119幅,彩画407幅,以往被泥土覆盖,直到1963年维修侍王府时才被发现的,使埋没了近百年的艺术珍品又重新泛出耀眼的光辉 。
那么,太平军是文化的创造者,还是文化的毁灭者呢?据说,太平军一向蔑视传统文化,每到一处,焚烧文庙、劈孔子牌位,曾将江宁学宫改为“宰夫衙”用来宰牛屠狗,大伤读书人的心和尊严 。
可端详这些彩画,笔调粗犷而纤细,内容丰富而阳光,看不出丝毫的野蛮与愚昧 。像反映现实、描写金华人民辛勤耕作的《四季捕鱼图》,生动描绘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里渔民们捕鱼、打鱼的收获场景,情趣盎然 。《采樵图》、《读书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还有反映太平天国军事、作战场景的《望楼兵营图》,还有以当地民间故事为题材的《黄初平叱石成羊》、《八仙同乐图》,以勇猛、强悍的飞禽走兽为内容的彩画也不少,《双狮戏珠》、《太平有象》等等 。其中一幅《樵夫挑刺图》最“以人为本”,被视为壁画中的奇葩 。在人迹罕至的茫茫大山中,一名樵夫赤足砍柴,不慎木刺入足,疼痛钻心 。另一名樵夫蹲踞于地,小心挑拨,手足之情油然而生,太平军倡导的“四海皆兄弟”思想跃然壁上 。此幅画取胜的关键不仅是巧夺天工的画技,更是内容的温馨与和谐 。
太平天国早在广西永安就有绘制壁画的传统 。建都天京,壁画更为讲究,政权内部还专设绘画机构“绣锦衙” 。侍王府壁画绘制过程中,少不了一些名画家的参与,朱小尊、方绍铣、陈昌贤、陈声远等等 。方绍铣当时年仅20岁,后随军到苏州、杭州、绍兴等地也绘过画 。兄弟四人都参加了太平军,1921年,天京陷落六十周年之际,已经八十余岁的他为缅怀太平天国的英雄们,怀念自己青春时代,饱含深情地画了一幅《英雄图》,其风格与侍王府三进东厢额枋上的《麒鹰图》如出一辙 。
【有关于李世贤的轶事有哪些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樵夫挑刺图》
立于《樵夫挑刺图》前,笔者不禁陷入沉思,洪秀全早年呼唤平等: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人人皆兄弟 。可到了晚年等级制度怎又森严起来?平等思想在短短几年内就幻灭了呢?洪秀全仅仅占领了一个南京城,就开始作威作福,深居宫中,足不出户,虽杨秀清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批定时日” 。清廷的细作甚至怀疑洪秀全是否还活着?天王摆谱,下面人跟着效仿,“凡东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哪里还有“四海皆兄弟”的影子?《樵夫挑刺图》的出现说明,太平天国后期,口头上并未放弃“四海皆兄弟”的思想,只是把它画在墙上,写在纸上,成了一种摆设,一种装饰 。
“每与先帝议于此,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驻足壁画前,想起诸葛亮的肺腑之言,笔者也未尝不痛恨太平天国统治者的目光短浅与腐败奢靡 。天京城临破前,洪天王还沉醉于“朕的天下固若金汤”中,当李秀成提出“让城别走”的上策时,竟神经质地怒斥:“朕奉上帝圣旨……何惧之有!”其昏庸超过清帝 。李秀成在《李秀成自述》中不得不说出了:“固积今日之患,国破实洪姓之自害此也 。”这样的怨气话 。
太平天国后期人心涣散,长城自毁,画在墙上的《樵夫挑刺图》除了见证他们的自相残杀,没有了任何意义 。更具悲剧色彩的是李世贤也成为内讧的牺牲品,死得既悲惨又无价值,虽躲过了清兵的追捕,却没躲过“兄弟”的暗杀 。
- 伊邪那岐有几个孩子?他们都有着怎样的来历
- 古代八百里加急为什么没有土匪敢抢除了掉脑袋之外还有什么
- 清朝大内侍卫站岗时有哪些规矩?如果坏了规矩会被处死吗
- 张石顽有着那些辩证观点?他是怎么看待血证的
- 马珏到底有多美?是鲁迅最喜欢的女学生
- 世界上真的有守墓人?秦始皇陵守墓人无名无姓20年一轮回守护着秦始皇
- 尉迟迥之乱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他又有着什么样的结局
- 吃什么不上火又有营养 吃什么水果降火最快
- 吃桑椹干有什么禁忌 桑葚干可以和什么泡水
- 蚂蚁庄园9月2日小课堂答案 一只羽毛球上,通常有几根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