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娜齐尔middo;布托生平经历介绍她的逃亡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四 )


凶器:卡拉什尼科夫步枪
暗杀贝·布托的凶手实施暗杀行动的凶器是一支卡拉什尼科夫步枪 。
这种自动步枪如此普及,主要在于它操作简便、安全耐用、性能优越,而且价格便宜 。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非洲许多国家,它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
随后,基地组织的一名发言人宣布对暗杀巴基斯坦反对党领导人、前巴总理贝·布托事件负责 。据称这起事件是基地组织二号人物扎瓦赫里于2007年10月开始策划的 。穆沙拉夫在得知贝·布托遇刺后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巴基斯坦局势 。27日晚间,穆沙拉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全国为贝·布托哀悼三天,并对此事件进行谴责 。谢里夫在得知消息后来到医院,坐在贝·布托的遗体前一言不发 。27日有媒体报道称,谢里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将接过贝·布托的大旗继续战斗” 。此外,国际社会也纷纷谴责这一恐怖袭击事件 。
贝·布托死讯确认后,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斯佩克特说,美国现行对巴政策建立在贝·布托能带来稳定的前提下,“没有了她,我们不得不重新制定(政策)” 。
其死对国内国际的影响
美国认为,过去一年,布什政府一直致力于让巴各对立势力实现和解,贝·布托遇害后,美国对巴内部事务的影响力将继续减弱,对巴政策的选择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 。
《纽约时报》2007年12月28日发表述评说,贝·布托遇刺,意味着布什在巴基斯坦的两大目标落空:即在巴基斯坦实现民主;清除盘桓在巴的“基地”、塔利班等宗教极端势力 。
贝·布托2007年10月回国 。在此之前,有传闻说,在美国大力推动下,贝·布托与巴总统穆沙拉夫寻求达成“权力分享协议” 。美国官员认为,“权力分享协议”符合美国的利益 。一方面,美国能借此促使穆沙拉夫恢复巴民主进程;另一方面,贝·布托回归政治舞台,能减少巴国内要求穆沙拉夫下台的声音,避免巴政局持续陷于动荡 。布什政府原本希望,2008年1月8日巴议会选举后,穆沙拉夫与贝·布托的政党组成联盟,共同组建一个亲美政府 。
贝·布托遇刺后,美国被迫寻找下一个能与穆沙拉夫达成和解的政治人物 。
一名美国官员告诉《纽约时报》,美国驻巴大使馆27日开始与巴另一主要反对党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官员接触 。
那名官员说,支持穆沙拉夫的巴穆斯林联盟(领袖派)成员大多来自巴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领导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 。这种渊源关系促使美国转而考虑撮合谢里夫和穆沙拉夫这对政治老冤家 。
对于美国而言,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谢里夫率领的党派虽然也属世俗政党,但谢里夫被认为与巴宗教激进势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此外,美国官员也承认,鉴于双方多年政治恩怨,穆沙拉夫与谢里夫建立同盟的前景并不看好 。
谢里夫此前多次表示不会与穆沙拉夫合作 。他还抨击贝·布托与穆沙拉夫寻求“权力分享” 。贝·布托遇刺后,谢里夫宣布抵制议会选举 。
巴基斯坦多城市爆发示威骚乱
“基地”组织一名发言人宣布为巴基斯坦前总理、反对派领袖贝·布托被暗杀一事负责 。
“基地”发言人亚兹德说:“我们终结了最有价值的美国资产,她曾发誓要击败穆斯林游击队 。”据称,是“基地”第二号人物扎瓦希里2007年10月下达了暗杀贝·布托的命令,“基地”组织为此成立了死亡小组 。
全国举行三天哀悼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27日晚通过官方电视台发表全国讲话,宣布全国为当日遇刺身亡的巴前总理、人民党主席贝·布托举行3天哀悼 。穆沙拉夫同时对恐怖袭击表示谴责,并要求全国人民保持冷静与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