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支禁军骁勇善战却无法挽救明朝灭亡( 二 )


这时清军的再次入塞 , 勇卫营又回到了抗清前线 。在抗清的战事中 , 勇卫营同样表现出异于其他军队的进取心 , 在各部明军纷纷避战之时 , 黄得功却率军与清军大战于吴桥 。
清军的入寇 , 给了起义军复起的机会 。崇祯十二年张献忠再次起义 。面对这个局面 , 明王朝只得集结兵力南下讨伐 , 勇卫营自然在派遣之列 。
在这一轮的较量中由于督师杨嗣昌的错误指挥 , 明军在战场上屡战屡败 , 连秦良玉的白杆兵也全军覆没 , 但勇卫营却在周遇吉的率领下在丰邑坪大破罗汝才 , 成就了荆湖战场上的第一功 。
▍大明覆灭 , 诸将领奋战至死
不久之后刘元斌又率勇卫营在霍山大破起义军 。但由于明军整体的失败 , 勇卫营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崇祯十五年 , 勇卫营大将孙应元与起义军激战于罗山 , 由于孤军无援力战而死 , 成为勇卫营殉难将领中的第一人 。在荆湖战场上屡建奇功的周遇吉也被调离了前线出任山西总兵 。至此勇卫营留在“剿寇”战场上的大将就只剩黄得功了 。黄得功是辽东开原卫人 , 年少时就胆略过人 , 曾持刀混在明军行伍中取得斩首两级的军功 , 之后成为经略的亲兵 , 一直积功至游击 。与起义军作战时 , 黄得功的军队由于“军士画虎头于皂布以衣甲” , 被称为黑虎头军 , 深为义军所忌惮 。随着李自成在河南战场上屡战屡胜 , 尤其是在歼灭孙传庭的秦兵集团之后 , 官军的战局已经不可扭转了 , 勇卫营的将领却为大明王朝流尽最后一滴血 。
网络配图
周遇吉是辽东锦州卫人 , 年少时就以勇敢有力而闻名 。在进入军中后 , 战辄先登 。一路积功至京营游击 。进入京营后 , 周遇吉依旧严格要求自己 , 不与勋贵子弟同流合污 , 后因战功被选入勇卫营 。在调任山西总兵后周遇吉加强军备 , 以防御大顺军 。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大顺军东渡 , 沿途明将降者如云 , 唯有周遇吉坚决抵抗 。二月代州包围战中失利后 , 周遇吉带着残兵防守宁武关 。在宁武关周遇吉与李自成所率领的大顺军大战数日直到弹尽粮绝 。起义军攻破城墙之后 , 周遇吉又进入城中与起义军进行巷战 , 周遇吉在格杀起义军数十人力竭被俘 , 英勇就义而死 。周遇吉的夫人也占据公廨登屋而射 , 与起义军进行巷战 , 最后被起义军纵火烧死 。
周遇吉的顽强抵抗竟使李自成一度对攻取北京的计划产生了怀疑 , 后来宣府 , 大同两个总兵的降表才又使李自成坚定了东征的信心 。此时 , 崇祯苦心经营多年的勇卫营 , 却因故未能在京师护驾 。
面对着实力发生了本质变化的起义军 , 勇卫营名将黄得功却毫无畏惧 。崇祯十五年黄得功于潜山再次大破张献忠 , 在这一战中黄得功与刘良佐合兵出击擒斩闯世王马武、三鹞子王兴国 。战斗中黄得功被流矢射中脸颊 , 但依旧指挥军队发起追击 。崇祯大喜过望之下令黄得功继续追剿张献忠 , 但这道命令却使明朝失去了最后的预备队 。所以当李自成兵临北京时 , 仅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攻陷了 。
▍弘光政权:勇卫营最后的辉煌
北京陷落后 , 经过一番角逐 , 福王在军头们的拥护下进入南京 , 建立了弘光政权 。为了酬谢拥立之功 , 也为了抵挡南下的大顺政权和满清政权 , 弘光政权在江北设立四镇 。黄得功被弘光封为靖难侯出镇庐州成为四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