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序名字,古时候的四季怎么说( 五 )


十一、黄昏
指太阳落去,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即19~21时 。用地支表示为戌时 。
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曰:“黄,地之色也 。”又说:“昏,日冥也 。”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
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 。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
“黄昏”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里经常出现 。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词人在这词句中把“黄昏”作为青年男女幽会的美好时刻来使用,是极确切的 。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流露了作者李商隐对自己年华迟暮的慨叹 。
十二、人定
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当夜的21~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 。“人定”的意思为: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 。
“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
我国古代民歌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L雀东南飞》有“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 。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有这样一句话:“熙宁二年十一月,京师每夕有赤气,见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灭 。”了解了“人定”的时间概念,就可以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
王充《论衡》卷23《 时篇》说:“一日之中分为十二时,平旦寅,日出卯也 。”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初,十二支名与十二时名已配合运用,排定次序 。之后,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十二时》歌 。在莫高窟发现的敦煌遗书中,大量地保存了这类作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翻翻最近出版的《敦煌歌辞总编》 。
附:各个时辰的部分别称
夜半:子夜 夜分 中夜 未旦 宵分
鸡鸣:荒鸡
平旦:平明 旦明 黎明 早旦 日旦 昧旦 早晨 早夜 早朝 昧爽 旦日 旦时
【元序名字,古时候的四季怎么说】日出:日上 日生 日始 日晞 旭日 破晓
食时:早食 宴食 蚤食
隅中:日禺 禺中 日禺
日中:日正 日午 日高 正午 亭午 日当午
日昳:日昃 日仄 日侧 日跌 日斜
晡时:馎时 日馎 日稷 日夕 夕食
日入:日没 日沉 日西 日落 日逝 日晏 日旴 日晦 傍晚
黄昏:日夕 日末 日暮 日晚 日暗 日堕 日曛 曛黄
人定:定昏 夤夜
春夏秋冬时间不同的叫法,是两个字的,如:暮冬

元序名字,古时候的四季怎么说

文章插图
春夏秋冬与12个月的别名
转小牧帖:
春有如下不同名称如:三春、青阳、韶节、苍天、阳节、九春、艳阳、淑节、阳春、青春等 。
夏有如下的不同叫法如:三夏、朱明、清夏、炎夏、炎亭、朱夏、朱律、炎节、长赢等 。
秋的叫法包括:三秋、素商、凄辰、金秋、九秋、高商、商节、素节、日藏等 。
冬的叫法包括:三冬、严节、元冬、九冬、青冬、安宁、冬辰、元序等 。
每月农历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又称为:建寅,孟春,太簇,陬月,寅月,春王,嘉月,首阳,新正,复正,三之日,岁首,发岁,就岁,肇岁,芳岁,华岁,早春,孟阳,冠月,元月,孟陬,征月,初月,三微月,开发,首春,泰月等 。
第二个月称建卯,仲春,夹钟,酣春,竹秋,仲阳,令月,花月,如月,卯月,杏月,丽月,四之日,大壮,同月等 。
第三个月称建辰,季春,末春,姑洗,桃浪,莺时,暮春,樱笋时,晚春,蚕月,辰月,杪春,桐月,雩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