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上了那么多次热搜,你却未必了解他们( 二 )


文章插图

傅卫介绍,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一方面是全力全程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如开展预检分诊,对发热患者登记报告、协助转诊;配合开展入户排查流调、居家隔离人员健康监测、环境消杀;承担集中隔离点值守和健康监测的工作;根据当地统一部署开展核酸采样;协助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健康知识宣教;努力维护好社区正常基本医疗卫生秩序;持续为辖区居民和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展慢性病长期处方、送药上门等便民服务;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随访、疾病筛查和健康管理等各项服务,对孕产妇和儿童进行系统管理,对适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等工作。
“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人员既是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城乡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傅卫说道。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也曾总结了公共卫生医师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她称公共卫生医师是疫情防控决胜千里的参谋员;是抽丝剥茧的侦察员;是务实肯干的勤务员;是一锤定音的技术员;还是求真务实的研究员;还是接地气的宣传员,在各地防控现场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在传播科学、解疑释惑、安定人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我们疾病防控体系重要职能部门的疾控中心,在因对疫情中的指导和领导作用更不容忽视。
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冯子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早期疾控中心要确认病毒传播方式,传染性有多强,潜伏期有多久,我们疾控专业技术队伍,在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冯子健补充说道。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面对突发疫情时,现在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对什么样范围的场所、设施,什么样的人员、社区,在多大范围内采取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这些都需要疾控中心进行研判,这是非常重要的。”
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不好招、留不下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中国要面临着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任务。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织紧织密“防护网”,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地方疾控系统人才流失、人员不足的情况。国家卫健委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卫健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许培海指出,我国的公共卫生人才建设面临着四方面的问题。

  1. 公共卫生人才建设进展缓慢。十年以来过程的公共卫生队伍由2010年的62.45万人,增加到2020年92.49万人,虽然有增长,但是增幅不高,远低于同期公立医院以及全国的平均增幅。与我们公共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2. 疾控中心的人员的配备不足。 2019年全国每万人口疾控中心卫生人员1.34人,还没有达到2014年规划的目标。
  3. 人才流失问题严重,骨干技术力量削弱。 2018年全国有48的疾控中心有人员流失情况,平均每个机构流失3.46人。 2010年-2018年全国公共卫生职业也包括助理医师由12.7万减少到11.4万,而且现有人员呈老龄化、低学历和低职称的趋势。
  4. 第四是薪酬待遇偏低。 据我们对全国八千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调查,2019年央办疾控中心在岗的职工年均收入9.58万元,低于其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而基层公共卫生队伍的建设,面临的困难更大。
据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会长杜雪平介绍,基层医生包括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医师,后者包括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基层医生,这些都统称为乡医,这一群体数量非常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