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帝王做同样的一件事,为同样的目的,甚至用同样的手段: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泰始皇打击六国贵族,汉武帝打击同姓王;秦始皇迁地方六国贵族到京师,汉武帝也一样迁地方富户到京师;秦始皇杀地方豪强,汉武帝也一样杀郭解等地方豪强;秦始皇打匈奴,汉武帝也打匈奴 。为什么秦始皇所作所为是暴政,汉武帝就不是?为什么秦始皇是暴君,汉武帝就不是?
网络配图
其实,一切皆因为评判者不同,致评判结果有异 。首先评判秦始皇的是汉朝人(贾谊),而不是秦朝人,而首先评判汉武帝的是汉朝人(司马迁),而不是秦朝人 。后朝评价前朝大多不会好,这是为证明自己合法性之必须,只有使劲地抹黑前朝,证明今朝最好、最优,才能争取民心 。要是说前朝的好,让人留恋前朝,岂不是要鼓励人们“反清复明”?所以,汉朝君臣评价秦朝,大多不会好,要是曾经“苦秦久矣”,就更不会给好话 。
而汉朝史家司马迁评当朝皇帝,就算因受宫刑心里不爽,也不好说露骨的坏话,这样,从最初始就少一点坏话流传的机会 。而后世评价汉武帝,毕竟他不是自己一死,即国家大乱并亡国,也不好给太差的坏评 。
网络配图
即便如司马光所说,“孝武帝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资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将汉武帝视同秦始皇,但仍然一分为二地认为: “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爱忠直之言却恶人欺蔽 。好贵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皆出自《资治通鉴》)给汉武帝说了一堆溢美之词 。
尤其是,评判秦始皇的是儒家,而不是法家,评判汉武帝的基本上是儒学出身的仕人,而不是法家 。儒家与法家本来就是冤家,“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冯友兰语),大有敌对之意 。在战国和秦朝,法家春风得意,备受君王欢迎,而儒家作为复古的流派处处碰壁,成为世人眼里的“无用之学”,惶惶如丧家之犬 。秦朝灭亡后,汉朝皇帝开始反思法家弊病,不敢大张旗鼓地推行法家,儒家开始慢慢得势,到汉武帝时,以董仲舒所代表的“儒家”被推崇为独尊之术,“儒家”这才算是真正的得势于天下 。
网络配图
儒法矛盾,决定了汉初贾谊这些儒生对法家是没有好态度的,对采用法家而不采用儒家的秦始皇,儒家也是没有好态度的 。在儒家眼里,法家本来就是卑鄙、粗野之流派,自然也就将秦始皇所作所为视为卑鄙、粗野之暴政 。秦始皇已死,不可能从坟墓里爬出来抗议,“暴君”的帽子一戴就是两千年 。而汉武帝是开创独尊儒术的人,自然更容易获得后世掌握话语权的儒生们的好感,不会给太差的评价 。历史对两个其实都行暴政的帝王的评价分也就在于此 。
【历史上秦始皇为何成了暴君而汉武帝却成了仁君】
- 中国历史上最惨的皇帝头颅被蒙古人做成酒器
- 康熙大帝为何八次都拒绝群臣给他上尊号?
- 马超为何得不到重用究竟有什么秘密
- 武大郎属什么生肖的历史上武大郎怎么死的
- 秦始皇为吕不韦的私生子是司马迁积怨伪造?
- 慈禧竟为小人物伸冤:慈禧为何会管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 都是偏安政权南宋持续150年为何南明不到20年
- 秦始皇为何要修万里长城:缘起一句荒唐预言
- 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为何能容忍他当个土皇帝
- 揭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又进行一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