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诗人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

诗人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

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诗人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

文章插图
诗人刘禹锡是唐朝的 。
刘禹锡(772年—842年) , 字梦得 , 河南洛阳人 , 自称“家本荥上 , 籍占洛阳” , 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 有“诗豪”之称 。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 , 进士及第 , 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 , 为杜佑所器重 , 后从杜佑入朝 , 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 , 与柳宗元 , 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 。
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 , 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 , 赠户部尚书 。
扩展资料:
刘禹锡 , 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 , 七代祖刘亮 , 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 , 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父亲刘绪 , 为避安史之乱 , 迁居苏州 。
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772年) , 其父、祖均为小官僚 , 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 , 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
刘禹锡经历了23年被贬起落的人生 , 却始终乐观、豁达 , 潇洒过一生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 , 一生被贬数次 。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夏 , 50多岁的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 。因为得罪了小小的知县 , 他从三间三厢的房子搬到了三间房 , 门前有条江 , 刘禹锡不但毫无怨言 。
反而很高兴 , 写下了一句诗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 , 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 , 又让刘禹锡从三间房搬到了两间房 。新居位于河边 , 附近垂柳依依 。
刘禹锡仍不计较 , 触景生情 , 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诗:“垂柳青青江水边 , 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 , 满不在乎 , 胜怒之下只给刘禹锡一间只能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
还叫人抬了块巨石放在刘禹锡家门口 。刘禹锡见到那块石头 , 竟如获至宝 , 把它洗得干干净净 , 还特地买来好酒好菜 , 对着石头边饮酒边说:“好石 , 好石 , 我要写篇文章刻在上面” 。
刘禹锡奋笔疾书 , 于是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就这样诞生了 。北宋人所编辑的短篇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一书记载 , 品级很高、权力很小的刘禹锡有段时间很郁闷 。
因为让他最为牵挂的事情迟迟没有着落——他的儿子咸允在考场上总是遭受重创 , 这使他心情十分低落 , 自己一辈子在仕途上七上八下 , 摔打得伤痕累累 , 没有能够有所作为 。
但好歹在考场上是一路高奏凯歌 。现如今儿子连进入仕路的头一关都过不去 , 心里真是又气又急 。唐代的科举考试既是智力的大比拼 , 又是人际关系的大比拼 。
刘禹锡气急攻心 , 也顾不上矜持 , 拉下老脸给朝中的老朋友写信叫苦 。前兵部尚书后转任吏部尚书的崔群 , 与刘禹锡交情不是一两天了 , 对刘禹锡一直心存愧疚 。
刘禹锡“下乡工作”二十八年——时间之长是“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他没有伸出友谊的双手将他拉上来 , 或许是伸出了双手 , 但力量不够 , 差点将自己陷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