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为何要把南京通济门设计成一艘大船?( 二 )


“观象制器”是中国古代指导器物制造、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一种美学思想 。建筑与城市都属于“器”,卦象和审美密不可分 。
通济门、水西门这两座城门所在处,水势特别浩大,正是“涣”卦,这两座城门因此也被相应设计成船形 。
同时,“通济”门的名字,也是对应着“涣”卦而起的 。
通过对通济门船形瓮城建筑意象的剖析,可以充分认识到,南京城墙的外形,有着深层的内涵,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体现了实用与理性兼容并蓄的品格与境界 。
德国摄影师赫达·莫理循拍摄的通济门 。

这一观点,在建筑学界也得到了认同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庆洲曾经发表论文《船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
该文指出,通济门、水西门和内秦淮河、外秦淮河的密切关系,是这两座庞大瓮城设计成船形的最主要原因,而这样的设计,就是受到了《易经》的指导 。
取舟形为城门之形,对应“涣”卦之象,意为“水流奔其门,而亡其悔,乃得所愿也”, 所愿者则是“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
罕见的通济门彩色老照片 。

三山门
在南京城墙尚保存完整的年代,通济门、水西门的繁华远远胜过其他城门 。
通济门的瓮城高大恢宏,不仅在南京,可能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水西门更是水陆百货总汇,商贾云集的码头 。通济门,水西门外千帆竞逐的景象,正体现了“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的深远寓意 。
康熙南巡图中的三山门(水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