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隆中对》最终也没有能够实现?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隆中对》失败原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向他献上了《隆中对》 。由于这个战略计划与刘备的一些设想不谋而合,所以被刘备大加赞赏,《隆中对》也因此成为了刘备集团的战略发展方案 。但是,《隆中对》最终也没有能够实现 。那么,究竟是《隆中对》出现了什么问题,造成了如此的结果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隆中对》最终也没有能够实现?

文章插图
一、诸葛亮的《隆中对》与刘备的设想 。
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向他陈述的《隆中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为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 。诸葛亮把曹操、孙权作为主要的割据势力,经曹操定为刘备的死敌,同时将孙权定为刘备未来的盟友 。
第二个部分则是为刘备集团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夺取荆州,接下来再以荆州为跳板,夺取益州 。在得到荆州和益州为根据地后,分别建立两个北伐的基地 。在经过战略休整后,修好孙权,待时机成熟后,兵分两路进行北伐 。
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进军关中,而另外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北伐宛洛 。这样,东汉的两大都城长安、洛阳就会落入刘备集团的手中 。随后天下可定,以刘备为首脑的汉室江山会重新建立起来 。
因为《隆中对》中的很多观点与刘备的相同,因此这个计划得到了刘备的赞同 。刘备对于孙权的态度不明朗,也没有接触过 。但是刘备一直把曹操放在敌对的位置上 。对于曹操、孙权的定位,刘备还是认同的 。
接下来的夺取天下的方案,则让刘备醍醐灌顶 。刘备当时在荆州寄人篱下,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 。他表面上对刘表十分亲善,但是他们两人都心知肚明,各怀鬼胎 。刘备一直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企图将荆州一举吞下 。
只是在夺取荆州之后的行动方向上,刘备并没有明确的方向 。因此在诸葛亮为他指出先跨有荆益,再两路北伐的设想后,让刘备看到了光明的前途 。因此刘备才会对《隆中对》十分赞赏,并且把它当成自己的战略方案予以实施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隆中对》最终也没有能够实现?

文章插图
但是,《隆中对》最终没有能够成功 。关羽在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遭到了孙权的夹击 。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擒杀了关羽 。由于荆州的失守,使得《隆中对》的方案遭到了破产 。那么,《隆中对》中究竟有什么固有的缺陷,造成了失败的结局?
二、《隆中对》中致命的弱点 。
有人把《隆中对》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孙权背盟上 。正是因为孙权破坏盟约,趁着关羽进攻襄樊,后方空虚之机,袭取荆州,擒杀了关羽 。这直接导致了《隆中对》的设想遭到破产,让刘备、诸葛亮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
这种看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是因为刘备和孙权的战略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的 。《隆中对》中计划要对曹魏发动两路北伐,其中向宛洛进攻的大军就是以荆州作为出发地 。因此,刘备必须要保有荆州作为自己的北伐基地 。
而孙权也有自己的战略计划,那就是全据长江,建号帝王,北向争夺天下 。为此,孙权必须要控制位居上游的荆州 。尤其是当刘备的实力越来越发展壮大,孙权为了自己的战略安全,更是要控制对自己威胁重大的荆州 。
由于双方的战略方针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双方必将发生冲突 。诸葛亮虽然在《隆中对》里把结好孙权作为一个主要因素,可是这一点是无法达成的 。最后为了夺回荆州,孙权不惜撕毁盟约,袭击关羽,这也导致了《隆中对》的破产 。可以说,对孙权策略的失败预判,是《隆中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不过,我们如果对《隆中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隆中对》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刘备集团的实力不足造成的 。刘备集团即便是跨有荆益之后,依然不是曹魏的对手,更不要说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孙权在一旁窥伺呢 。
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隆中对》,就会发现《隆中对》的实质,就是不断地扩张实力,用现有的实力去夺取更大的实力 。刘备寄居在荆州,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吞并荆州 。刘备在当时只有一两万人马,却要去夺取拥有十几万大军的荆州,任务不可谓不重 。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连占带借得到了荆州的五郡地盘 。刘备利用这五个郡的资源,迅速扩大军队,又开始了夺取益州的战役 。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由于实力不足,刘备在雒城就和刘璋的军队激战了一年之久 。最后,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领荆州的军队入川,才夺取了益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