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一朝 , 人才荟萃 , 面对如此之多的能人 , 刘彻要怎么去驾驭他们呢?其实 , 在人才管理上 , 汉武帝最善于平衡术 , 在提拔人才和冷落人才之间达到平衡 。武帝的用人艺术 , 值得后人借鉴 。丞相田蚡和窦婴的明争暗斗 , 在他的手中都成了烟云 。卫青之后有霍去病 , 霍去病之后有霍光 , 谁也威胁不了他的权威 。
窦婴 , 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堂兄之子 , 窦太后的侄子 , 吴、楚七国之乱时 , 被景帝任为大将军 , 守荥阳 , 监齐、赵兵 。七国破 , 封魏其侯 。田蚡则是汉景帝皇后王娡同母异父弟 , 汉武帝的舅舅 。由于他天资聪明 , 很有口才 , 尤其是他的同母异父姐后来成了汉景帝刘启的皇后并生下太子刘彻 , 由此飞黄腾达 。建元二年(前140年) , 刘彻登基后 , 田蚡被封为武安侯 。窦婴和田蚡代表着两代外戚 , 为了平衡其间利益 , 汉武帝就将他俩同时任命 , 窦婴做丞相 , 田蚡做太尉 。丞相跟太尉 , 在西汉初年 , 都属于三公之一的重要官职 。这样 , 窦婴所代表的窦氏集团与田蚡所代表的王太后集团之间就达到了制衡 , 同时在决策中 , 也能达到相互制约 。
在军队中 , 更是如此 。卫青“奇袭高阙”、“二出定襄” , 大破匈奴于漠北 , 成为威名华夏的常胜将军 , 被封为长平侯、大将军 。然而 , 汉武帝并没有将所有军事权力集于卫青一身 , 而是迅速提拔了霍去病这样的年轻将领 , 并于元狩四年设置大司马位 , 由霍去病与卫青共同担当 。这样 , 就达成了权力的分割与制衡 。汉武帝还很重视学习与分析 。匈奴在当时给了汉朝很大的威胁 , 汉武帝从继位之初就设定了击败匈奴的目标 , 不断寻找和研究为这一目标服务的最佳实践 。同时 , 他还与手下人经常分析汉朝打不过匈奴的诸多劣势 , 并以此为基准与本国目前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 , 从而励精图治 , 构建了学习能力极强的汉军队伍 。
匈奴骑兵天下一流 , 对汉军占有绝对优势 。汉武帝首先通过引进西域大宛良马“汗血马”等种马来改良马匹 , 并且以身作则爱护马匹 , 颁布法令鼓励养马 , 不得伤害战马 。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 用粟米喂马 , 完全扭转了汉朝在战马上的劣势 。接着 , 他派张骞出使西域 , 学到了精钢宝刀的炼制办法 , 并且还将士兵的弓箭改良为弩箭 , 使汉军的武器装备大大超过了匈奴 , 才有了把匈奴赶到漠北的巨大胜利 。汉武帝用人 , 不为传统观念所束缚 , 而是任人惟贤、不拘一格、不问出身 。汉朝人的家族、门第观念非常重 , 若依据这种习惯思维 , 桑弘羊(商人)、卫青(奴隶)、卜式(牧民)、金日碑(俘虏)都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 。但是 , 汉武帝都提拔并发挥了他们的能力 。
同时 , 汉武帝也能做到知人善任、量材使用 。如司马相如只是以擅长辞赋写作而得到武帝宠信 , 东方朔喜欢幽默嘲讽 , 武帝只让他进谏 , 却始终没让他们处理国家政务 。不像后来的有些皇帝 , 让亲信宦官或宠臣处理一切军机大事 。这样 , 就避免了权臣擅权现象 。在军事人才的选拔方面 , 汉武帝也将注意力集中在影响被考察者今后军功战绩的关键能力和关键素质上 , 不论籍贯、门第、出身、职业、年龄以及与朝廷的私人关系 , 都会得到选拔重用 。卫青 , 原为一介奴仆 , 姐姐被召入官 , 特别是做了皇后以后 , 身份才逐渐显赫起来 , 平时一向谨慎低调 , 表现平庸 。汉武帝通过长达数年的观察、了解 , 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卫青出色的个人潜能:思路敏捷、心胸开阔、讲求规则、志向远大 。于是 , 他决定在重大军事行动中对卫青予以破格提拔 , 终于打造出享誉中外的一代名将 。
- 解密:《满江红》到底是岳飞所写?还是明人伪作?
- 袁世凯推动改革为何靠铁帽子王奕劻?真相是什么
- 成济替司马昭解决了曹髦,为何却被处死呢?
- 武则天大肆打压异己,为何仍被李氏夺回了皇位?
- 北魏的冯太后把控朝政,为何却很少有人诟病她呢?
- 嘉庆的儿子 嘉庆结局 嘉庆的儿子 嘉庆皇帝为何最惨
- 汉献帝被迫退位后,为何没去找刘备呢?
- 李渊作为开国皇帝,为何晚年却很凄惨呢?
- 刘备重建汉朝后,为何不见效忠汉室的人员去投奔?
- 曹操既然知道刘备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为何不借机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