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国学走入公众视野,《论语》、《全唐诗》走入百姓家的时代,似乎书院也随着国学的盛行而成为了与之相关的一个代名词 。XX书院的牌匾遍布街头,更有不少号称从“书院”中走出的学生通过媒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
书院在人们心中亦或是国学复兴的希望,亦或是办学者打出的噱头,关于所谓“走出中高考”的教育也一直纷争不断 。不过抛开当今书院与普通学校不同的含义,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书院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文章插图
?
实际上,古时的书院就是学校,书院的功能和当今的学校是一样的 。
提到古代的书院,最有名的莫过于“四大书院”,其中应天府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端坐三个宝座,而石鼓书院和嵩阳书院则为了最后一个名额时有争执 。不过无论怎么说,这五座书院都是中国古代书院的代表,我们今天就从这几所书院来看一看,书院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地方 。
首先说说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 。这个名字看着像南京的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河南商丘 。这个并不是建书院的人地理不好导致的锅,而且应天府书院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当时宋真宗赐的,还亲笔书写了匾额 。当时商丘就叫应天府,后来因为成为了陪都又称作南京(不是现在的南京),因此应天书院又叫做南京书院 。
文章插图
【我国宋代四大书院 宋代四大书院 四大书院是指哪四大书院】?
这个看起来名字从头到尾都和南京密不可分的书院实际上和当今的南京确实没什么关系 。应天府书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由致力于为家乡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商丘本地人杨悫[què]创建,后来曾因为战乱一度关闭,又在政府的扶持下逐渐兴起,最后达到了“博延众生,讲习甚盛”的高度,并得到了官方的牌子,正式成为了官方的府学 。
应天书院的地理位置极好,就如同现在高等学府的老校区大多在市中心一个道理,当年的应天书院也伫立在应天最繁华的街道上,前来求学的读书人络绎不绝,每天看书议论,学习氛围极其浓厚 。有了氛围,就有了学习成绩集体提高的第一法宝,随后就是名师,应天书院也抓住了机会,趁着范仲淹回家乡守制,把大佬抓来当老师了 。
有了大佬坐镇,应天书院的档次自然是又升一级,各地才子闻风而至,求学若渴,应天书院手握顶尖教育资源,坐镇陪都闹市,可谓风光一时 。地段好,氛围浓,师资又高的学校当然能培养出最好的学生,应天书院在天圣五年的科举中直接给国家送了一位状元一位探花,独领风骚 。
正如每一个出状元的高中都要被媒体大肆报道,应天书院这一波操作彻底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喊着“以天下为己任”、“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的口号,招最好的学生,出最多的状元 。
文章插图
?
在高考方面应天书院的确是无人能及,有着“七榜五十六”的神话,带着点北四中,南黄冈的意味,出了梅尧臣,欧阳修等多位大佬,换到当今绝没有任何一所高中的成绩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虽说古今的教育制度和覆盖范围都有所区别,应天府书院的战斗力依旧是无比强悍,也难怪范仲淹作为老师有信心在《南京书院题名记》中写下:“天下庠序,视此而兴 。” 的豪言壮语 。
由此可见,应天府书院相当于一个人才的集散地,用他无与伦比的优秀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子们前来求学,精英们的互相碰撞又出现了新的火花,从而进一步拉高了整体的学术水平,形成了一个无比良性的循环,成为了北宋的第一人才库 。应天府书院为学子们提供的师资和氛围,是独自在家闭门造车所不能及的 。有学可上比自学成才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更何况是这种举全国之力,聚举国之才的神仙地方呢?
再去看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这几所,操作几乎是类似的 。岳麓书院有著名的“朱张会讲”,达到了“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的空前盛况;
白鹿洞书院更是得到了朱熹常年的青睐,李燔与黄干、陈宓一起讲学同样是难得一见的场面 。大佬云集,学子听讲座,书院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场地,更有机会接触当世大儒,直接拔高了诸多学子们的学术水平,也难怪现在大家挤破头都要去一所好大学,道理也是类似的 。
- 四大文明古国是不是只有中国存在了 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
- 我国最高学士学位是什么 学士学位是什么意思
- 我国石头有哪些种类主要分布在哪里
- 宋代文人的生活四雅:点茶、焚香、插花、挂画
- 宋代不为人知的一面:科举比唐朝公平文人有担当
-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的名称是嫦娥一号 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叫什么名字
-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的故事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代四大才子是谁
- 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大全 宋代诗人
- 中国古代结婚不容易:宋代剩男剩女数量惊人
- 工业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