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极端的政治格局:北方军事强大却贫穷

公元386年,鲜卑人在中国北方的断壁残垣之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北魏 。他们没有洗劫汉族贵族阶级,而是和他们签订了某种协议,至少保存了一些原本的食禄官僚和旧时高级国家形式之下的税收制度 。这种做法使得北魏相较于当时北方其他混乱不堪、暴行遍布的国家,拥有了极大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北魏的优势使之在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 。
据说,北魏与残余的汉族旧贵族之间制定的协议始终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对于大多数鲜卑战士来说,他们宁愿去放牧也不愿意与文人们交谈;即使这些骑手真正定居下来,他们一般会建造自己的孤堡,以避免和汉族的农民们接触 。他们的国家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满足于攻打北方其他的游牧国家 。但是在公元450年,当鲜卑的骑手们到达建康的城郊时,他们才发现:尽管他们可以打赢战争,掠夺财富,但是他们无法威胁真正的城市 。只有一小部分拥有大型船只、攻城战车以及强大军需供应的先进国家才能做到这一点 。
由于缺少先进的军队体系,他们无法洗劫中国南方地区;由于他们已经统治了整个北方,他们侵吞北方其他国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北魏的统治者无法取得足够的资源来换取支持者的忠实跟随—这是落后形态国家潜在的致命缺陷 。在公元5世纪80年代,孝文帝认识到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向先进的国家形态转化 。他为此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他将所有土地国有化,再重新分配给那些愿意履行纳税义务和国民义务的人们 。另外,为了使鲜卑人像先进国家的臣民一样思考和行动,孝文帝向传统发起了一场正面攻击:孝文帝禁止了鲜卑的传统服饰,用汉族的姓氏代替了鲜卑族的姓氏,要求所有30岁以下的臣民说汉语,并且将几十万人口迁移至洛阳一处备受尊崇的圣地,建设起一座新城市 。
一些鲜卑人放弃了他们祖辈的生活方式,开始像汉族贵族一样安定下来,但是另一些鲜卑人拒绝这么做 。由此,文化改革演化成了一场内战,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现代派)和西魏(传统派) 。传统派坚守着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吸收来自大草原的骑手 。很快,他们的军事力量似乎足以压倒孝文帝施行的变革 。绝望是变革的温床 。虽然孝文帝试图将鲜卑的勇士转化为汉族的谦谦君子,他的继任者却反其道而行之:给予汉族士兵免税优惠,任命汉族的贵族为将军,并且允许汉族士兵使用鲜卑名字 。因此,汉族农民和文人学会了打仗,在公元577年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改革 。虽然这次变革历经了一个漫长而混乱的过程,但是孝文帝的远见卓识最终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
这一切造就了一个极端化的中国 。北方是一个先进国家(在公元581年的军事政变之后更名为隋朝),拥有强大的军队以及四分五裂、衰败落后的经济;而南方是一个分裂的国家,组织机构涣散,尽管一直在尝试利用繁荣的经济所积累下来的财富,但是几乎都失败了 。
这种现象听起来完全是不正常的,但事实上这对于社会发展的起步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机遇 。公元589年,隋朝的第一位皇帝—隋文帝—打造了一支舰队,纵横驰骋于长江流域,并且将一大批军队(可能有50万人)派驻到建康 。由于南北的军事力量极端不平衡,南方城市在几周之内就被攻破 。当他们意识到隋文帝实际上想要向他们征税,南方的汉族贵族大规模地揭竿起义,据史料记载,他们屠杀—甚至生吃—隋朝的官员们,但是这些叛乱最终在一年之内被扫清 。隋文帝在没有发动残酷艰苦的战争,且当地的经济也没有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就征服了中国南方地区,自此东方的复兴大业开始起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