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指的是什么
三纲五常是西汉的董仲舒提出来的,源于他的著作《春秋繁露》,“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则是仁、义、礼、智、信,是董仲舒对孔孟学说的概括和进一步阐释,也是传统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 。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来的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传统封建礼教中的道德规范,由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出,“三纲”指的是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则是仁、义、礼、智、信 。
三纲五常起源于孔孟学说,董仲舒对此进行了概括,并且按照“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道德伦理观念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三纲五常被作为封建社会中的最高道德准则,也是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 。
董仲舒认为,三纲基于阳尊阴卑,君、父、夫为“阳”,臣、子、妻为“阴”,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而五常则是社会尊卑的基本法则,只有坚持五常,才能维持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
三纲五常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吗
相互之间有所关联,但并不完全一致 。目前被认为正式提出三纲五常的是汉时的董仲舒,而非是孔孟等先贤 。
先说三纲 。说三纲,就必然要提到董仲舒,因为他与三纲之间的关联远比孔孟要更多一些 。在《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说君臣父子各自都要有不同的规范、约束和表率性作用 。所以齐景公对此非常认可,并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而后,在汉时班固著《白虎通德论·卷七·三纲六纪》中却出现了这样的记述,并引用了苟子《富国》中的一句话: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 。故《七纬·礼纬·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 。”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 。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 。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纲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 。《诗》云:“亹亹我王,纲纪四方 。”
不难看出,在汉代三纲六纪被强调申明,是作为社会阶级秩序的一种必然需求 。但孔子原句中所述的‘君君臣臣’中对君臣各自的约束却被减轻了影响,更多时间里三纲更类似于“你是天你是地,你是我生命中的唯一”这样的理解,与孔子原述内容根本是猴吃麻花——满拧 。所以我们在谈到三纲时,会更多提起董仲舒和公羊春秋,因为他除了代表儒家以外,还代表以往的天道观、阴阳学、五行学说这些并非是儒家本身的理论 。
而后则是五常 。很多人说五常会提到孟子这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但在《礼记》中这句话的说法是:“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这是说男女(泛指人类个体)认识到了相互间的不同,才会理解到如何用正确的感情对待对方 。而夫妻间有了这样的感情,才能感染到父子(母子)之间产生亲情 。而后这种感情则会影响到社会中的上下级关系,这也是世人常说的“一家不宁何以治国 。”
所以孟子所述的这五种人伦关系更多的是在指认知,而非是约束或规定,这和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互对应并构成联系 。然而同样是董仲舒,却将忽略了五常最根本的这一点,而粗暴且粗鄙地将其定位仁义礼智信,他对于‘男女有别’的认知仅仅是尊阳抑阴,几类乎禽兽 。而后在唐孔颖达的注疏中提到的:“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更是直接确证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