咊风处,至上励合歌词的个性签名( 二 )


“如君止于仁 。若依违牵制,懦而无断,便是过,便不是仁 。臣能陈善闭邪,便是敬,若有所畏惧,而不敢正君之失,便是过,便是不敬 。”9
朱熹认为履行一种道德如果过了头,反而违背了这一道德的本意而成为恶 。这也就是过仁则不仁、过敬则不敬 。对此,其他哲学家也曾作过不少分析、说明 。北宋周敦颐说,刚柔者既可导致善,也可导致恶 。人如善用刚,就能成正义、正直、勇于决断等美德,反之,若用刚太过,则会变得凶猛、强梁、狭隘 。人如善用柔,就会养成慈、顺、巽等品德,但若过头,则会流于懦弱、优柔寡断、“奸佞” 。由此,他感叹说:“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 。” 10北宋另一哲学家李觏,也曾列举事例,对何为过作了说明 。他说:
伯夷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焉去之,过于正者也 。叔向三数伯鱼之罪,过于直者也 。於陵仲子不食兄之禄,过于廉者也 。鲁隐公摄位,过于让者也 。徐偃王不忍斗其民,过于仁者也 。尾生期女子,过于信者也 。11
【咊风处,至上励合歌词的个性签名】上举历史人物涉及不少历史故事,限于篇幅不以一一展开说明,但为了了解“过”的危害,只择其中最典型者稍加介绍 。比如,徐国原来是古代淮、泗地区的大国,强盛时曾有36国向它朝贡 。而徐偃王却“过于仁”,面对楚国向它侵略他却因为“不忍斗其民”而不抵抗,结果为楚国所灭 。尾生与相恋的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到而桥下涨水,尾生为了守信坚守于桥下,结果竟被淹死 。可见,仁、信虽是美德,但一旦失度而过头,危害是很大的 。古人总结说:
“天下事,过则有害 。雨泽非不善也,过多则涝,其为害也与旱同 。”12
这就是说,凡事物皆有其度,一旦超过应有的度,事物便要变质,道德行为也是如此 。儒家强调“过犹不及”,要求人们“无过无不及”,准确地把握“中”,便是这个道理 。中庸之中即是度 。中庸就是适度 。荀子主张:“君子交亲而不比(相互勾结),言辩而不辞(强辞夺理),……宽而不僈(懈怠),廉而不刿(有棱角但不刺伤人),察而不激(偏激),直立而不胜(盛气凌人),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同于流俗)” 13,即是要求人们防止过度,不走极端,努力把握好“中”,做到恰如其份、恰到好处 。
古人在过与不及之间,着重反过,还有其它原因 。李觏说:
人之患不在乎不及,而在乎过之 。不及则下于人,下于人则愤,愤则知进矣 。过之则出乎类,出乎类则矜,矜则不知其反矣 。14
他认为,在道德行为上达不到标准,是容易被发现的,而且出于羞愧心的激励,也容易改正 。而在道德行为上过了头,则容易被误认为超常,反自以为美,就难以改正了 。此外,古人重点反过,也含有在道德上防伪的用意 。朱熹曾说:“事至于过当,便是伪 。” 15 又说:“庸是依本份,不为怪异之事 。” 16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过当”的“怪异之事”,有时是出于伪 。真正的诚应是“中”,《中庸》说:“诚者不勉而中”,是深刻的 。
其次,中庸之中是要求人们懂得道德规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把握道德规范体系的整体要求,“兼德”而不偏于一端,有健全的人格 。所以,有人又给中庸下了这样的定义:“兼德而至,谓之中庸 。” 17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各种道德规范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互依存,交叉、补充,相辅而成的,只孤行其一而不顾其它,势必要出现偏失 。明代钱一本曾说;“仁义礼智,孤行偏废,皆属气质,君子有弗性焉 。” 18 就是说,仁义礼智固然是美德,但如果人们只是孤立地行其中一德,而偏废其它诸德,这在品德上是明显缺陷 。先哲所以一再强调兼德不偏,正是要纠正这种“孤行偏废”的倾向 。孔子在讲礼的重要性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