咊风处,至上励合歌词的个性签名( 三 )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 。19
孔子认为恭、慎、勇、直虽是美德,但若离开礼的制约而被片面强调,就会出现劳、葸、乱、绞的偏差、弊病 。孔子希望,人的气质,作风、品格不偏于一个方面,而应兼有并互补 。他说他的几位大弟子在气质上多有偏差:“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 20 即高柴忠厚但却有些愚笨,曾参诚笃但却有些迟钝,颛孙师志高而有些偏激,仲由则显得粗俗、鲁莽,各人均有欠缺 。因此,他在教育弟子时常常给他们补偏:“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21 他认为,求的毛病是因谨慎而退缩,所以要给他鼓励、壮胆;仲由好勇,胆子有两个人大,所以要教他小心谨慎 。而孔子本人则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22
孔子对于“文”(文采)与“质”(朴实)的关系曾作过很好的论述:
“质胜文则野(粗野),文胜质则史(虚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3
孔子认为,在文与质之间,偏爱、突出任何一方而不顾及另一方,都会出现弊病,只有文与质兼顾而调和,才最圆满 。中庸要求人们“兼德”而不偏,正是要人们努力塑造健全、完满的人格 。
《尚书》有“行有九德”的说法 。这九德是“宽而栗(庄敬、严肃),柔而立(卓立,独立不移),愿(质朴)而恭,乱(有治理之才)而敬,扰(驯服、和顺)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务大体而不轻细行),刚而塞(性刚正而内充实),强而义(符合道义) 。” 24 上列九对道德,一些是对立的,古人却要求人们使二者相互补充,实现完美的结合,达到两者的统一 。可见,“兼德”所强调的乃是人格培养的全面性 。
其三,中庸之中是要求道德行为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正确结合,即在特殊情况下不拘泥、固守一般原则,而应从具体情况出发,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反应 。这便是《礼记?中庸》说的“时中”:时中即随时而处中 。这是因为,任何道德规范都只是针对通常情况作一般规定、原则规定,而不可能对非常情况下如何选择恰当、合理的道德行为,并一一作出具体规定 。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应变?这就需要处理好“经”与“权”的关系 。
简言之,“权”乃是对“经”的灵活运用,它往往与某一道德规范的一般要求——“经”不尽相符,看上去似乎表现为“不及” 。但是,它所以对某一道德规范的一般要求作修正、调整,恰恰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中” 。李觏曾列举了孔子许多看上似“不及”的言行,如:“子见南子似不正”,“昭公知礼似不直”,“文王既没,用我者其为东周,似不让”,“诛少正卯,似不仁”,“诺阳货曰将仕,似不信”等等来说明“时中”和“用权”的必要性 。这里所列举的孔子言行,是否都符合于“中”,都很恰当合理,我们没有必要作具体评论 。李觏的意思是要说明,孔子所以会有一些看上去似乎不正、不直、不让、不仁、不信等“不及”的言行,是为了在特殊环境下选择更符合道德原则总体要求的恰当行为 。李觏最后说:“应时迁徙,各得其所”,“圣人之情也 。” 25 在古人看来,能做到“应时迁徙,各得其所”,随时而处“中”是很难的 。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对“经”有全面正确的理解、把握 。
由上可见,“时中”说的精神在于说明“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时迁徙”的,所以,儒家又反对对“中”作机械理解 。孟子说: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