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记是谁写的 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提出了哪些观点?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 。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 。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 。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 。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乾符初年(874年),任大理卿 。天祐四年(907年),去世,享年九十三岁,著有《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彩笺诗集》《三祖大师碑阴记》《山行诗》等 。
主要成就
【历代名画记是谁写的 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提出了哪些观点?】美学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中,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进行审美和欣赏的实践经验总结 。通过实地考察,记述了唐一代书画发展的真实情况,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史学资料 。在《历代名画记》中,他主要提到了以下几点:
书画同源与书画同法
在《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中总结和梳理了唐以前关于书画起源的种种说法,通过研究和考证,首次提出了“书画异名同体说” 。他说:“按字学之部,其体有六:一、古文;二、奇书;三、篆书;四、佐书;五、缪篆;六、鸟书 。在幡信上书端,像鸟头者,则画之流也 。颜光禄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 。’又周官教国子以书六书,其三曰象形,则画之意也 。是故知书画异名二同体也 。”
他对“书画一体”的观点做了全面的论述,他的这种看法被后世继承与发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如赵孟頫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同时,他也强调了“书画用笔同法”,“昔张芝学崔瑗……国朝吴道宏,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援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 。”《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 。这些,是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总结与观念,推论出来的 。他认为书画不仅同体同源,而且笔法相同,并且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促进 。在此之外,他还提出了“识书人多识画”和“工画者多善书”的观点,并通过具体事例加以阐述 。的“书画同源”与“书画同法”理论对后世影响深大,对之后书画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

历代名画记是谁写的 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提出了哪些观点?

文章插图
论绘画的社会功能
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全面指明了绘画艺术的社会化功能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 。”承前人之言,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强调了绘画对于成就教化,人伦方面的作用;从“天”与自然的角度强调了穷神变,测幽微方面的作用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 。更为重要的是他将绘画与六经并论,认为绘画艺术的地位与经、史同等,大大提高了绘画艺术的社会功能,比前人更全面更深入 。同时,还说“图画者,所以鉴戒贤愚,怡悦性情 。若非穷玄妙于意表,安能合神变乎天机?宗炳、王微皆拟迹巢由,放情林壑,与琴酒而俱适,纵烟霞而独往 。各有画序,意远迹高,不知画者,难可与论 。”从宗炳、王微的身上总结出作画“怡悦性情”的功用 。
对六法的认识与发展
何为“六法”?谢赫在《画品》中明确指出:“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模移写是也 。”强调了“气韵”和“骨气”是绘画的根本所在,“一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 。他还提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 。”这正是“立意”与“用笔”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气韵生动之效果 。说“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 。”但意气不是人人皆有的,它的培养在画外而不在画内,宋人语:“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之高,不在技巧,而在“人品” 。董其昌也说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其目的也是为了“意气”的培养 。画家的创作若“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那么就是“真画” 。不然,作品“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笔力未遒,空善赋彩,具其色彩,而失其笔法 。””便不是好画,是“死画” 。
所谓“骨法,用笔是也 。”传神、气韵都有赖于用笔 。因此又提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历代名画记》卷二),这里的“意”和上面的“意气”并不完全相同,他更多的是指情意与激情 。因为画家作画靠的就是激情和情意的推动,如果画家作画是只想着如何把画作好,那他的情意和激情就不能显现出来了 。他特别指出“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就像谢赫“六法”强调的“骨法用笔” 。如山水画中的“乱柴皴”、“卷云皴”、“斧劈皴”等;人物画中的“十八描”、“高古游丝描”、“曹衣描”、“竹叶描”等 。都需用一管之笔法去具体表现 。由于他强调“归乎用笔”,他否认“吹云”、“泼墨法”,认为这两种画法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 。这里我出现了一个疑问:现当代有很多这种不重视用笔的画家,如张大千等,那他们的画是否也如所说的一样,“不谓之画”呢?还有在《论顾陆张吴用笔》中说:“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 。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 。”这是否又与“骨法用笔”,“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相矛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