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之谜:副本残缺不全正本却不翼而飞

《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 , 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 , 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 , 包罗万象 。《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 , 其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 , 因而许多宝贵的文献能保存其原貌 , 人们称《永乐大典》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 。可以好不夸张的说 , 《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 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永乐大典》的编排方式非常科学 , 有点类似于今天字典的拼音检字法 , 在书的前面,用不同的字体演绎一个“门”字,端庄的楷书、狂放的草书、秀美的隶书 , 尽显汉字的魅力 。这册书引用古书66种 , 插图46幅 , 它记载了中国古代不同等级的门 , 如白虎门、玄武门等 , 以及门的结构、类别、式样和奇闻逸事 。
《永乐大典》于永乐六年编修完成 , 被收藏于南京的文渊阁 。永乐十九年 ,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 也将《永乐大典》带到了京城 , 收藏在皇宫内的文渊阁 。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泛 , 而且缮写工整 , 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 , 每半页八行 , 大字占一行 , 小字抄成双行 , 每行28个字 。《永乐大典》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 , 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 , 形态逼真 , 书为硬裱书面 , 由粗黄布包着 , 典雅庄重 , 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
然而这么一本珍贵的书籍居然只留副本 , 正本却下落不明了 ,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嘉靖皇帝平生喜好仙术道教 , 一心想求得长生不老 。在其案头 , 总放有几册《永乐大典》 , 以备参考之需 。嘉靖三十六年宫中失火 , 嘉靖立即命左右登文楼抢运《永乐大典》 , 一夜中竟下谕三四次 , 焦急失态之状 , 足见《永乐大典》在他心中之重 。嘉靖为防不测 , 特颁旨将《永乐大典》重录了一套副本 。
四年后 , 《永乐大典》有了副本 。正本存放文渊阁 , 副本藏在皇史 。可是却从此时起 , 《永乐大典》正本的去处就音讯渺然 。
有人认为它毁于清代乾清宫大火 , 也有人认为它毁于明亡之际 , 还有人认为它毁于明万历年间宫中大火 , 更有人认为《永乐大典》正本没有丢 , 就在皇史夹墙里面 。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殉葬之说——正本可能已随嘉靖葬入地宫 。
副本最初收藏在皇史 。明亡后 , 副本就在清朝历代皇帝手中散失 。顺治曾把《永乐大典》放在身边阅览 , 身边的侍从可能趁机把《永乐大典》窃为己有 。当康熙开馆修书时 , 发现《永乐大典》的副本已经不全 。
到了清末 , 《永乐大典》又惨遭战火洗掠 。义和团围困英国使馆 , 存放《永乐大典》的敬一亭被毁掉了 , 翰林院书页撒得到处都是 。据统计 , 毁于这次大劫的《永乐大典》副本有607册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 《永乐大典》大部分被焚毁 , 余下的多被掠走他乡 , 至英、美、法、日等国 。据专家估计 , 目前尚有400册左右的《永乐大典》残本留存于世 , 星散于9个国家和地区 。几十年来 , 海内外仁人学者不辞艰辛 , 多方探寻大典散失之遗踪 , 广泛收集残卷剩册 , 迄今已有221册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 近800卷大典得以刊印出版 。但这还不到原书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