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翻译 9月9日忆山东兄弟 9月9日忆山东的诗意( 二 )



也正因为此 , 苏洵让车前横木的苏轼字子瞻 , 希望能高瞻远瞩 , 看清前路而保护自己;让苏辙字子由 , 相对安全就可以由着自己一点 。老苏写这篇散文时俩孩子才十来岁 , 冥冥中像写下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

苏轼与苏辙是同榜进士 , 哥哥才华横溢 , 性情外露 , 弟弟满腹才情 , 为人低调 。两人一起长大未曾分开 , 同入官场之后 , 各地为官 , 开始不断别离 。苏轼有许多写兄弟离情别意的诗 , 苏辙也写过 , 来看这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 , 共道长途怕雪泥 。
归骑还寻大梁陌 , 行人已度古崤西 。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
遥想独游佳味少 , 无方骓马但鸣嘶 。

这是一首惜别兄长 , 感叹人生的诗 , 看得出苏辙的性情比较沉稳 , 似乎比兄长还老成 。也的确 , 同入宦海后苏辙经常劝哥哥遇事谨慎 , 兄长反而安慰弟弟莫要多虑 , 可最终 , 苏轼的天真烂漫、率性而为 , 引发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 被捕入狱 , 性命堪忧 。

9月9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翻译 9月9日忆山东兄弟 9月9日忆山东的诗意

文章插图

苏辙闻听消息后心急如焚 , 立马写下《为兄轼下狱上书》 , 上奏朝廷 , 请求削去官职替兄赎罪 , 保住兄长性命 , 并四处奔走 , 为哥哥寻求外援 , 同时担起哥哥一家上下的生活 。素来政见不和的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盛世杀才士乎?” , 太后亦出面为苏轼求情 。狱中的苏轼并不知晓外面的情形 , 以为死期将近 , 写下《狱中寄子由二首》 , 其中有曰:

圣主如天万物春 , 小臣愚暗自亡身 。
百年未满先偿债 , 十口无归更累人 。
是处青山可埋骨 , 他年夜雨独伤神 。
与君世世为兄弟 , 更结人间未了因 。

狱卒把诗拿给苏辙 , 苏辙读后不禁肝肠寸断 , 大哭不已 , 但机智的他拒绝收下 , 他明白 , 他不收 , 狱卒必得按规定上交 , 这诗就能传阅到上头 , 果然 , 神宗看到诗后 , 也受了感动 , 特别是他们的“与君世世为兄弟” , 手足之情打动人心 , 又这么多人出面保苏轼 , 就顺势免了他死罪 , 从轻发落 ,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 苏辙也受了牵连 , 贬到江西高安 , 五年内不得升迁 。苏辙拖儿带女到达江西安顿之后 , 再又护送哥哥一家去往黄州 , 反而像个可靠的兄长 。

随着苏轼的仕途起伏 , 苏辙也跟着飘荡 , 苏轼一路被贬到了天涯海角的儋州 , 苏辙也被贬雷州 , 两家一同前往 , 苏轼写下《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 , 勉励弟弟“莫嫌琼雷隔云海 , 圣恩尚许遥相望 。平生学道真实意 , 岂与穷达俱存亡 。”原以为同在海岛 , 来日方长 , 没想到此行竟是兄弟最后一次聚首 , 再无相见 , “晚景最可惜 , 分飞海南天 。”

宋徽宗即位后 , 朝廷大赦天下 , 苏轼得已北归 , 不幸途中染疾 , 病逝常州 , 临终最大遗憾 , 是想念“岂独为吾弟 , 要是贤友生”的子由 , 却没能再相见 。苏辙也对“不见而逝”痛心不已 , 写下涕泗雨零的祭文:“手足之爱 , 平生一人 。抚我则兄 , 诲我则师 。”手足情深 , 令人唏嘘 。

这一对兄弟的才华与深情 , 千古传颂 。

9月9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翻译 9月9日忆山东兄弟 9月9日忆山东的诗意

文章插图

03

现代文学史上 , 也有一对不得不提的兄弟 , 就是鲁迅与周作人 , 但是结局却是亲兄弟最终反目 , 令人惋惜 。原本亲密无间的两兄弟 , 为何突然反目 , 事情原委 , 众说纷纭 , 此段公案大家心知 , 在此不再细述 。鲁迅只是决然搬出了北平八道湾 , 虽然这处住所是以兄长鲁迅主要出资为家人共同购买的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