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的学问: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

导读:我们都知道历史上除了李白、杜甫,还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就是苏轼 。话说苏家父子三人都是才子,写的一首好诗 。而在古代取名极为重要,那么苏轼的姓名到底有什么讲究,花了苏洵多少心思呢,小编给大家揭晓 。
古代极重取名,作为一代文豪的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自然也花了不少心思 。苏洵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 。这中间又有什么讲究?
网络配图

苏洵年少无行,到二十七岁方发奋读书,二十九岁生下苏轼,三十一岁生下苏辙 。在苏洵年近四十的时候,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名二子说》,明确提到自己为两个儿子命名的原因 。
两兄弟的名,都和古代马车有关 。
对长子苏轼,苏洵写道:“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轼”是古代车前用作乘车人扶手的横木 。和车轮、车辐(支撑轮圈的细条)、车盖、车轸(车底的横木)相比,轼仿佛没什么作用 。可是,如果一辆马车没有车上扶手的横木,又总让人觉得不完整 。于是,这个没有实际作用的“轼”,就只剩下装饰的作用了 。苏洵说,我儿苏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外在的装饰啊 。苏洵希望苏轼能够察言观色,掩饰真心,遇事不要冲动,对人不能过于坦诚 。
对次子苏辙,苏洵写道:“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辙”就是马车行走留下的印迹 。苏洵说,天下的马车行走都遵循前车的印迹行走,可说起马车的功劳,大家根本不会提到车辙 。虽然车辙无功,但一旦车翻了马死了,出了祸事了,车辙也不会受到牵连 。苏洵的意思说,如果苏辙能够甘心做一个车辙,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可以免于灾祸 。
作为一个父亲,本应当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说光宗耀祖富贵终生,至少也该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吧 。可堂堂“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为何希望儿子学会掩饰真心,甘心平凡呢?这就要说到苏洵坎坷的求官的经历了 。
后人提起“三苏”,多称道“一门三进士”,甚至有人认为三苏是同时考中进士,其实不然 。《宋史》记载:“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苏洵二十七岁立志读书,二十八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又参加茂才异等的考试,但是都没有考中 。此后苏洵还考了十多年,但都没有考取进士 。在嘉佑二年,父子三人一起来到京师,在那一科中,苏轼和苏辙兄弟高中,而苏洵则没有提及 。或许是苏洵不屑于和儿子同科考试 。当两个儿子一考即中之后,苏洵不无感伤的写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一晃,苏洵参加科举已经二十余年,依然是一无所成 。进士功名对于儿子来说,如此轻而易举,对于苏洵来说,却是那么可望不可即 。
网络配图

那么,以苏洵之大才,为什么二十年科举不中呢?除却宋代进士一科选拔名额较少,一般一科就是二三十人的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源自苏洵倔强傲岸、无所顾忌的性格了 。
在三十岁左右,苏洵的文章其实就已经写得非常不错,可名声却不出蜀中 。当时天下文风以诘屈聱牙,讲究典故铺陈的“太学体”为主,而苏洵文章往往陈诉时弊,矛头直接指向当时的国家大政 。苏洵又不屑于拜望结交地方官员,就算是和家族当中有功名的亲属也刻意划分界限,保持自身的高洁 。地方那些庸碌的官员根本就不想惹事,自然不会把苏洵的名字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