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字牧之,你知道杜牧“十年之约”的故事吗?

杜牧转翻译从杜牧字牧之到以别杜甫云

杜牧字牧之,你知道杜牧“十年之约”的故事吗?

文章插图
杜牧,字牧之,京城长安地区人.擅长写文章.是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状元韦筹那一榜的进士,与厉玄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当初没有考取进士的时候,他来到东都洛阳(参加进士科考试).当时任主考官的礼部侍郎是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骑跛足驴慢腾腾地来拜见崔郾说:“您凭着崇高德行,巨大声望,为圣明的君王选举人才,我怎敢不略给予如微尘滴露般的微小帮助.以前我偶然见到十几个文士,情绪极其兴奋激昂,一起读一卷文章.我看了文卷,是进士杜牧的《阿房宫赋》.此人有辅佐君王的大才.”于是就拿出《阿房宫赋》的文卷,把笏插在腰带上,(腾出手来双手持卷)朗读起来.崔郾大加赞赏.吴武陵说:“请您点他为头名状元.”崔郾说:“第一名已有人了.”吴武陵说:“如果不能当状元,就请让他为第五名进士.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把这篇赋还给我!”语气和面容都很激烈严厉.崔郾说:“学生们很多都说杜牧为人放纵旷达,不拘小节,但是我恭敬地按照您的指教,不敢改变.”后来杜牧又应试考中了贤良方正科.沈传师(江西观察使)上奏章推荐他到江西当团练巡官,后来杜牧担任了牛僧孺(淮南节度)的淮南节度府掌书记.后来又被朝廷任为侍御史,逐步升到左补阙,又历任黄州、池州、睦州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的职务为皇帝起草诏书,后调任中书舍人.杜牧性格刚强正直,有不平凡的节操,不为小事而谨小慎微,敢于一一论述国家大事,指明和陈述国事的利弊尤其急切.兵法和军事策略,平时都尽心留意.曾经因为堂兄杜悰出将入相,而自己仕途困顿挫折,怏怏不乐,心气难平.50岁的时候去世,临死的时候自己写了墓志,把自己写的很多文章都烧掉了.他的诗很豪迈,用语都很惊人.赏识他的人把他和杜甫相比,所以称“大杜”“小杜”来分别他们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字牧之,你知道杜牧“十年之约”的故事吗?

文章插图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 。(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 )晚唐时期唐代文学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阿(ē)房宫赋》亦颇有名 。
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史馆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
扩展资料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 。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
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 。《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