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7月,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参战还是不参战?如参战,参加哪一方作战?这些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
弱国无外交,陷"中而不能立"窘境
1914年7月,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参战还是不参战?如参战,参加哪一方作战?这些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
中国一开始选择了置身事外 。
1914年8月6日,北京政府宣布中立,希望欧洲战火不要殃及中国 。为了防止列强在中国争夺厮杀,北京政府又公布了《中华民国局外中立条规》24条:"各交战国,在中国领土领海内,不得有占据及交战行为;凡中国海陆各处,均不得倚之为根据地以攻敌人 。各交战国之军队、军械及辎重品,均不得由中国领土、领海经过 。其有违背前项规定者,应听中国官员卸去武装 。""各交战国有破坏中国之中立条规者,中国如以各种方法阻止之时,不得视为启衅之举 。"显然,中国政府的规定完全符合国际法中有关中立国权力的原则,如果各方行事皆尊重国际法原则,中国的主权是应该得到保护的 。
那么,选择中立有什么好处呢?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看,中国保持中立是很自然的选择,符合中国的国情 。一是战争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 。无论德奥还是英法,都无所谓人道、公理,他们都是侵略中国的强盗,中国没有必要为列强效力,况且参战对中国并无直接的好处 。二是中国力量弱小,没力量加入任何一方作战,也没有力量制止任何一方在中国的胡作非为 。三是畏惧与西方列强的战争 。近代以来,中国在反对列强入侵的战争中,屡战屡败,一次次挫折,一次次丧权辱国,使中国人对西方列强有一种潜在的恐惧感,避之唯恐不及 。
但是,无论参战还是中立,都需要能力 。中国既然没有力量参与作战,那么也很难通过中立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中国想置身事外只是一厢情愿 。
欧战双方虽然在中国都有少量兵力,但由于中国远离欧洲战场,对战争胜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国限制战区得到了交战双方的赞同 。按理说,欧战双方既有此意愿,远东战事似乎可以消弭 。然而,中国限制战区的希望却遭到了日本的反对 。此时,列强卷入欧洲战事,无暇东顾,日本巴不得战火早日烧到亚洲,趁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
8月7日夜,日本内阁通过了参战决定 。8月8日,也就是中国宣布中立之后的第二天,日本舰队便声势浩大地出现在德国租借地胶州湾海岸之外,准备趁火打劫 。8月15日,日本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在8月23日之前将胶州租借地交与日本接收 。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 。9月2日,日军在远离胶州湾的山东半岛北岸龙口登陆 。
为限制战火在华蔓延,羸弱的中国政府再次让步,被迫在自己的领土上划定交战区域,以限制日军的活动范围 。9月3日,北京政府照会各国公使声明,划出龙口、莱州及连接胶州湾附近各地为"战区" 。
然而,日本对此置若罔闻 。登陆日军竟先沿铁路西进,占领济南,控制了胶济铁路,最后于11月7日攻占青岛 。面对中国的抗议,日本竟然警告中国政府:"中国方面的任何抵抗都将被认为是援助日本的敌人,中国必须为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承担责任 。"至此,中国政府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避开战火的愿望终成泡影,陷入了"中而不能立"的境地 。
日极力阻挠,两次试图参战未果
中国政府判断,英法俄对德奥意之间的对决,对中国利益冲击最大、充满变数的就是山东主权 。其时日本对山东的觊觎,已是昭然若揭 。
- 朝鲜战争有多少个外国联军 朝鲜战争有多少国家参战
- 甲午战争参战清军达63万战败因大清内部高度糜烂
-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公式 看看原理公式
- 神威天将军马超被打入冷宫英年早逝?疑点重重
- 此皇陵里面阴气重重接二连三的发生怪事!
- 太平天国最后的藏身地:洞内怪事连连邪气重重
- 阻力和摩擦力的区别 怎么区别阻力和摩擦力
-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参战打了多长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 两个字稀有名字 不多见的两个字稀有名字深意重重
- 大清王朝建立者皇太极之死为什么疑点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