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借东风实际上是自导自演的逃跑大戏?

诸葛亮借东风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桥段,可谓是神乎其神 。诸葛亮毕竟不是神仙,他只是通晓地理知识而已,最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借东风实际上是自导自演的一出大戏为了逃离东吴而做 。
诸葛亮为逃跑自导自演借东风
周瑜对诸葛亮起了杀心,对于这些,诸葛亮自然心知肚明,也时时予以防范 。好在两人在战略问题上总是所见略同,在火攻曹军的时候周瑜苦于没有东风,别人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顿时乱作一团,而此时,唯独诸葛亮却笑道:“公瑾之病,亮极能医,手到安全也 。”接着取来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一见不禁大惊失色 。心有灵犀一点通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周瑜只好放下身段请教诸葛亮借东风 。
网络配图
诸葛亮先是自我吹嘘了一番,按照诸葛亮借东风的要求,筑起七星坛,派出军士听命调遣,由诸葛亮上坛作法 。从此,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不断传唱 。现在的问题是:诸葛亮是否真如小说中写的那样会“借”风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诸葛亮“借”风是假,精通天文地理却是真 。实际上,诸葛亮在提出用火攻之前,就已经推算出不久定有东风出现,说白了,这个风早了不能“借”,晚了也不能“借”,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 。事实当然就是,诸葛亮借东风就是诸葛亮早已设计好的脱身之术 。自到江东,几遭暗算,诸葛亮当然明白,深处吴地,危险无处不在,如何脱身着实让诸葛亮费了一些心思 。
光明正大地走显然是不可能了,锋芒崭露,周瑜早已将自己当做了眼中钉、肉中刺;但不走也不行,长期与虎为伴,难免不被所害 。有了这些顾虑,诸葛亮只能提前安排后路 。因为早已推算出了大风将起的时间,因此趁着刘备过江告别之际,诸葛亮是千叮咛万嘱咐:“十一月二十甲子日为后期,可叫子龙驾小舟于南岸边等候,切勿有误 。”事关生死,前面的计策诸葛亮都能点破,唯独借风一事却不能提前透露,要等周瑜自己悟到、悟透才行 。很显然,在这件事上,周瑜比诸葛亮还是差了几步 。就在周瑜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才突然想起隆冬时节、东南风极少的客观现实,因而口吐鲜血、一病不起 。
网络配图
既然周瑜已经察觉到没有“东风”不行,诸葛亮也就不失时机的出现了 。先是开出了“只欠东风”的药引,接着开出了“借东风”这个药方 。只不过这个风一定要由自己去“借”才行 。因为只有“借”,才能有回旋余地;只有“借”,也才能牢牢把握主动权 。假若周瑜知道一定会有大风出现,恐怕诸葛亮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诸葛亮的手法相当高明,要求筑造七星坛祭神“借”风,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拖延时间,坐等风来;二是可以借此发号施令,摆脱监视 。到了坛上,诸葛亮第一件事就是约法三章:“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 。如违吾令者斩之 。”
看起来是为“借”风立规矩,实际却是为自己顺利逃跑做铺垫 。果不其然,当大风来临之际,周瑜顿时醒悟:“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功,有鬼神不测之术!若欲留之,乃东吴之祸根,周瑜之大患也!”想到此,马上派丁奉、徐盛二将带人前往七星坛,“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碎尸万段,将那颗头颅来请功 。”话又说回来了,既然诸葛亮早有预谋,哪里还会等你来拿、坐以待毙呢 。等丁徐二将赶到时,诸葛亮早已从容登上了赵云前来接应的小船 。至此,这场由诸葛亮自导自演的诸葛亮借东风大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看起来是有些神奇了,实际上,这也是诸葛亮万般无奈之下的权宜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