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 。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 。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 。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 。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 。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 。”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 。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 。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 沙子怎么变土 普通沙子如何变成猫砂
- 微信如何赚钱 在微信上赚钱的八大途径
- 青春期的孩子怎样教育 如何做好孩子青春期保健
- 如何看电脑多少位系统,如何查看自己电脑多少位系统
- 葛粉如何泡不成糊状 葛根粉有啥好处
- 圆桶洗衣机如何清洗 圆桶洗衣机怎么清洗
- 空调正确的接线方法 空调应该如何接线
- cad复制旋转怎么使用 cad如何旋转复制
- 如何治疗白发病的方法 如何治疗白发病
- 如何用餐纸来做花蝴蝶 怎么用餐纸来做花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