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比兴分别指什么?在诗词创作中如何使用?

前言
说起《诗经》,大家都知道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
东汉郑玄解释赋、比、兴说:
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 毛诗正义》
这种说法是把“赋比兴”和政治、教化相结合,是从政治劝谏的角度来分析 。
唐朝孔颖达解释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简单来说,风、雅、颂是诗的体裁;赋、比、兴是诗的作法,是三种修辞方法 。
在诗词的创作中,如何使用好赋、比、兴最能反映一个诗人的特点和水平 。
三种方法里,赋中有兴,兴中有赋 ;而比和兴,又很容易混淆 。

赋比兴分别指什么?在诗词创作中如何使用?

文章插图
一、赋者铺也
诗词歌赋的“赋”,是一种文体,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南朝鲍照的《芜城赋》,江淹的《别赋》等 。这里说的赋,不是文体,是一种修辞方法 。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解释郑玄的“赋”云 :
郑以赋之言铺也,铺陈善恶,则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
赋就是直接描述,不拐弯抹角,可叙事,可写景,可抒情 。例如杜甫的《北征》整首诗都在描述自己一路的所见所思: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北宋著名的词人柳永,也很善于用赋的方式填词,例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这首词刻画情人离别时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 。通篇用赋,没有比 。不过其中景物的描写有“兴”的作用 。
诗经中的《葛覃》也类似,前面写景物,后面写人事,也被认为是赋 。同样,前面的景物描写其实也有“兴”的作用: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赋比兴分别指什么?在诗词创作中如何使用?

文章插图

赋比兴分别指什么?在诗词创作中如何使用?

文章插图
二、 比 托于物
关于比,孔颖达解释说:
“比”者,比托于物,不敢正言,似有所畏惧,故云“见今之失,取比类以言之” 。
作为臣子,不敢直接说,于是用打比方的方式来劝谏 。例如《韩非子·喻老》中“一鸣惊人”的故事: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 ,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 ,而与王隐, 曰’有鸟止南方之阜 ,三年不翅 ,不飞不鸣,默然无声 ,此为何名 ?’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 ;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 ;虽无鸣,鸣必惊人 。
楚庄王没有作为,于是右司马讲了个故事,说有一枝呆鸟,不飞不叫 。楚王知道他把自己比作了鸟,于是告诉他这只鸟马上就一鸣惊人了 。
《 后汉书》引用孔子家语云:
“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 。水可载舟,亦以覆舟 。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