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三国谋士诸葛亮选错姜维致蜀国灭亡吗?

导致蜀国灭亡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军事的失败无疑是致命的,姜维决策失误,是蜀国迅速土崩瓦解的最直接动因 。所以说,姜维并非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大英雄、柱石臣,亦非登高望远的文武奇才,而传说中智勇双全的他,恰恰就是因短视与骄矜而导致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 。而那位神一般的诸葛亮,则负有排斥异己、任人唯亲、用人失察的连带责任 。
网络配图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自成立到覆灭,只历刘备、刘禅父子二帝,存续了短短42年,这僻处西南一隅的羸弱小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虽如昙花一现,却留下许多经典传奇故事,让后世无数英雄扼腕长叹,涕泪满襟 。
关于蜀国迅速败亡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争论至今,仍不绝如缕 。
【是因为三国谋士诸葛亮选错姜维致蜀国灭亡吗?】导致蜀汉政权过早消亡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蜀国地理位置偏僻,地利上就有先天不足,巴蜀虽号称天府之国,但其地域狭窄,空间逼仄,不论经济还是人才,均无法与强大的曹魏相抗衡,综合国力更是无法与占据北方广袤的地域、人才济济、正如日中天的曹魏相提并论,因此在三国旷日持久的对峙中处于下风,无力与曹魏甚至东吴打持久战、消耗战,败亡是早晚之事 。也有人认为,刘备之子刘禅是个昏君,他整日浑浑噩噩,贪图享乐且好赖不分,他无端猜忌诸葛亮,重用宦官黄皓,极力设障阻挠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如此扶不起的刘阿斗,蜀国不亡在他的手里才怪!还有一种看法却有些惊世骇俗,认为导致蜀国灭亡的罪魁不是别人,正是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相诸葛亮 。诸葛亮误国说虽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细究起来却不无道理 。他举全国之力六出祁山,几乎耗尽了国力、财力、民力,典型的穷兵黩武,却难建尺寸之功 。他嫉贤妒能,排斥异己,使英雄失望,人才流失,他死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即是明证,因此人才匮乏的蜀汉被能人辈出的曹魏击败亦是顺理成章之事 。
这些看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又有些似是而非 。导致一个政权失败的原因有许多,比如因君王倒行逆施而使民心向背、经济衰落、政局动荡、强敌入侵、领导人德才不备、体制积弊等等都能让社稷产生不稳甚至垮塌,但其中最直接、最快速的原因大都是因军事上的失败而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诸葛亮在世时,为解蜀国的战略困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六次兵出祁山,大举北伐曹魏 。蜀军六出祁山,虽然于大局无补,但也牵制住了曹魏的大量精锐与注意力,在战局上蜀国似乎还略占上风 。但是,诸葛亮出师未捷,却过劳身死,就在他死去三十年后,曾经采取主动进攻战术的蜀汉竟变得不堪一击,并迅速土崩瓦解,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大变化 。因此,似乎可以换一种角度,从军事胜败的层面去理解蜀汉兴亡的内因 。
网络配图
是什么原因导致诸葛亮死后蜀国军队进取心全无、胜少败多,而陡然间“攻守之势异也”呢?
既然已经找到蜀国短命的症结,那么就可以最快速度接近真相 。那位由诸葛亮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并对之寄予殷殷厚望、被后世喻为“陇西奇才”的前曹魏降将——姜维,抑或就是蜀国败亡的罪魁祸首呢!?
正是因为诸葛亮看人走眼,错选不堪大用的姜维接自己的班,这才导致蜀汉后继乏力,昏招迭出,最终满盘皆输的 。
当初诸葛亮赏识姜维之才,于是有意栽培、攫拔他,一直把他当自己的接班人培养 。诸葛亮死后,姜维毫无争议地成了蜀军的统帅 。姜维成了蜀国三军总指挥后,很快就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军事变革”,他几乎否定了恩师诸葛亮以往拟定的对魏主动进攻的军事战略,而采取了另一种全新的、显得很被动保守的战略战术思维——古文献称其为“敛兵聚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