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主要感受是什么 山中访友体会( 三 )


再见,亲爱的,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两种写作形式 。首先是第二人称的叙事模式,为了增强离别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你”是一种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极强的叙事模式 。作者在用“你”称呼作品中的人物时,也是把读者放在了“你”的位置上 。当读者听到作者不停地说“你好吗?”,读者会觉得作者是在和他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这会让作者、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消失,从而让读者与“你”融为一体,比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更直接、更亲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你”的直接称呼,清晰地让我们听到志愿军战士对欢送人群的真情告白和发自内心的告白,让人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亲密无间、密不可分的亲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文章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二、典型素材的选取突出了“非亲非故,胜在亲人”的主题 。阿姨冒着生命危险做蛋糕 。为了救伤员,她失去了唯一的孙子 。小金花母亲为救侦察兵老王与敌人同归于尽,嫂子为挖野菜失去双腿 。他们所做的并不是以命换命,拯救生命 。八年患难与共的例子数不胜数,但只有这些与生命和血脉相关的例子才能完美地展现文章的主题“亲人”教学这篇文章,这两种语言表达的是密码,有必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和欣赏 。
(2)读“这篇文章”中的“那个人” 。“读散文,不仅仅是认识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人、事、景、物,去触摸写散文的人,去触摸作者的心灵、内心、心与心,去触摸作者的感受,去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受 。”(王荣生)散文阅读如此,散文教学也是如此,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那些“人、事、景、物”去触碰作者的心跳,读出那个“人” 。
《山中访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的,仿佛我是一棵树 。生长在我脚下的根,深入泥土和岩石;头发长成树冠,手臂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中旋转流动 。”这不是广义的想象,而是充满童真,充满婉约的气息和浪漫的色彩 。一般人想象眼前的树,无非是从树本身出发,把树描述成“哨兵”和“姑娘”,但这段话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让树和“我”融为一体 。这种想象不简单 。在古代文学中,这种感觉是很常见的,即物是人非,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李白“直到,举起我的杯子,我问明月,把我的影子拿来,做我们三个”的感觉 。他把自己的影子、月亮和自己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辛弃疾也说:“我看青山多迷人,我料青山见我如是 。”这种幻觉般的想象不是空异想天开,而是作者身在林中,身心明亮的必然结果:刚入林,“鸟唤我名,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让作者感到亲切温暖;其次是“他们带来了无边的绿,每棵树都看着我”,树看着我,我看着树 。不知不觉中,我陶醉其中,忘记了一切,仿佛那棵树也成了这片森林中的一员 。“长在我脚下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和岩层里;“头发长成树冠,手臂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中旋转流动”的详细描写,生动再现了树木生长的伟大与神奇,自然融入作者丰富的情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从“我”似乎是一棵树的角度,表达“我”与树的情感交融,无疑比单纯地写我如何爱这片森林更能传达心理体验过程、艺术美和感染力 。最重要的是,它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
(2)读“这篇文章”中的“那种感觉” 。文章不是无情,尤其是散文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言语产物,也是在特殊情况下,在作者眼中和心灵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感受 。所以,散文阅读如果不去体会那种只属于“这篇文章”的“那种感觉”,显然是一种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