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有什么局限性?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的内阁制

这个很难准确的描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总体来说,明朝的内阁并不是一个常规化的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这和宰相是两回事 。
宰相是中书省长官,是可以直接处理国家的日常行政事务的,很多事情用公文处理就可以,不需要经过皇帝 。皇帝可以抓大放小,只管一些重要的事情,而一般的日常行政事务,可以放手交给宰相去处理 。
这个制度在宋朝的时候达到了巅峰 。但皇帝的集权同时也在加强,皇帝并不过多干预日常事务,甚至许多事情皇帝的意见也可以被大臣和宰相用“祖宗之法”的理由堵回去 。但这时候皇帝并没有被架空,仍然是整个国家的政治核心 。虽然宰相可以处理日常事务,但是皇帝可以通过宰相的人事变动,来调整政策 。
这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结构 。所以,如果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宋朝是历史上昏君最少的朝代,没有什么不顾大臣的反对,就是要胡来的事情 。但同时,宋朝也出了很多权相,著名的比如丁谓,王安石,秦桧、蔡京、史嵩之、汤思退、史弥远等 。就是因为宰相在日常行政事务运转中处于中枢地位,比较容易弄权 。
元朝很大程度上也是这样,皇帝对日常行政事务很少插手,忽必烈之后的元朝皇帝大多数都不怎么理会国家日常治理的事情,国家的日常行政事务全部交给中书省和宰相去处理 。所以,元朝的宰相权力是比较大的 。
正是因为宋元两代多次出现权相,皇帝被架空,加之先后出现李善长、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个企图在自己眼皮子低下弄权的宰相,让朱元璋对宰相这个制度失去了信任,从而下令彻底废除了宰相,由皇帝自己承担原来由宰相承担的工作 。
朱元璋精力过人,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没问题,但后世子孙就很难有这样的精力了 。所以,出现了内阁,主要是充当皇帝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顾问,后面逐渐发展到拟定处理意见,再有皇帝画圈,然后交给各行政机构去具体实施 。
所谓内阁,就是说,这是附属于皇权的机构,而不是一个常规化的行政部门 。而且,因为是在宫内办公,直接拟定处理意见,呈送皇帝画圈,这是相对于外朝而言,所以才叫内阁 。
因为内阁是附属于皇权的,所以内阁和皇帝之间的权力分配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皇帝精明强干,内阁的权力运作空间就很小,如果皇帝对日常行政事务不是太有兴趣,内阁的权力就会相对大一些 。
而且,内阁在逐步走向成熟和稳定的同时,皇帝又在内廷设立了司礼监,协助皇帝批阅奏章,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所以,司礼监同时也是对内阁的牵制和平衡 。也是因为有这个平衡,司礼监和内阁很难一个机构独大,也就很难弄权,主动权始终都掌握在皇帝手中 。
所以,明朝除了张居正之外,虽然也有严嵩这样的著名权臣,但相对而言,并没有出现以往朝代常见的那种大奸大恶的宰相 。就是因为内阁的权力是受到制约的,在内廷有司礼监,在外还有言官监察,内阁处在中间,还受到皇帝的制约,是不容易弄权的 。
但如果出现司礼监太监和内阁辅臣相互勾结的情况,皇帝就很容易被蒙蔽 。比如刘瑾和魏忠贤时期,辅臣都投靠了司礼监太监 。而张居正则和司礼监太监冯保相互勾结 。也是因此,明朝才出现了孟森先生说的那种能够有所作为的内阁大学是,都必须在内廷得到司礼监太监的支持 。
但即便如此,只要皇帝意识到这个问题,无论是诛杀司礼监的大太监,还是罢免内阁辅臣,都只是一句话的问题 。所以说,皇帝始终掌握着主动权,在权力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