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蒙古古代战争中的女性个个以一当十

12世纪末至15世纪初,蒙古民族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下,以锐不可挡之势,冲上世界历史舞台,踏遍了北自贝加尔湖,南至中南半岛,东自鄂霍次克海,西至亚得里亚海的广大地区,取得了震撼世界的战绩 。对此,古今中外研究者颇多 。军事评论家万耀煌说:“中国之兵学至孙子集理论之大成;至元太祖成吉思汗,而呈实践之巨观 。此两人者,遥遥相距千祀,一则援笔以言,一则仗剑以行,卒以造成历史上中国军威轹亚欧之伟业,发扬数千年中国兵学蓄精养锐之奇辉 。” 但是,以往的研究忽略了蒙古古代战争中女性的作用 。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际,笔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为纪念 。

史料记载,蒙古女性从来没有缠足束胸的风俗习惯,甚至“她们从来不躺在床上分娩” 。故蒙古人行军打仗,家属随行,根本不发生军需给养上的困难 。徐霆疏证彭大雅的《黑鞑事略》,说他“在草地,见其头目民户,车载辎重及老小畜产尽室而行,数日不绝,亦多有十三、四岁者 。问之,则云此皆鞑人调往回回国……”又“至元十九年七月,以隆兴、西京军士代上都戍卒,还西川 。先是,上都屯戍士卒,其奥鲁皆在西川,而戍西川者,多隆兴、西京军士,每岁转饷,不胜劳费,至是更之” 。可见军士与家属不在一处者,务必调动到相近的地方 。作战时,家属与军队保持一定距离,战事结束,“军人乃与家属团聚” 。
考察过蒙古的南宋人赵珙说:“其俗,出师不以贵贱,多带其孥而行,自云用以管理行李、衣服、钱物之类 。其妇女专管张立毡帐,收卸鞍马辎重、车驮等物,事急能走马 。”另载:“成吉思汗的七世祖母莫挐伦之马群被押刺伊而部尽驱去 。莫挐伦诸子闻之,不及被甲,往追之 。莫挐伦私忧曰:‘吾儿不甲以往,恐不能胜敌,令子妇载甲赴之 。’……” 。凡此种种,至少说明蒙古女性积极参军参战,同前线将士甘苦与共,患难相扶,起到了“后勤兵”的作用 。
不仅如此,蒙古女性还驰骋沙场,与男子并驾齐驱 。虽千难万险而“吾往也” 。战时,“少女也好,一般妇女也好,差不多能和男子一样敏捷地乘马奔驰 。我们还见过携带弓箭的妇女们 。她们都穿长裤,其中有的像男子一样善于射箭,忍耐长途乘马的劳苦” 。因此,要把结过婚的妇女和年轻姑娘同男人区别开来是困难的,因为在每个方面,她们穿的衣服都是同男人一样的 。当几位贵妇骑马同行,从远处看时,她们仿佛是头戴钢盔,手执长矛的兵士;充分显示了她们在疆场上自在、洒脱的活动能力 。即便是遇到生产之事,亦不成为累赘 。“鞑靼耆婆在野地生子才毕,用羊毛揩抹,便用羊皮包裹,束在小车内,长四直尺,阔一尺,耆婆径挟之马上而行” 。并常把幼儿“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以索维之鞍,俾手有所执,从众驰骋” 。她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喜欢玩弄弓箭的游戏,所以弓矢是她们最谙熟的武器 。鞑靼人的盔甲,是用火烤干后的牛皮和其它兽皮制成的,皮质坚硬、牢固,她们勇敢善战,舍死忘生,临危不惧 。明人有诗曰:
红妆一队阴山下,乱点酡酥醉朔野 。
塞外争传娘子军,边头不牧乌纱马 。赞颂了蒙古女性娴于戎事、领兵征战的飒爽英姿 。难怪成吉思汗宣示他的“素志”说:“我登阿尔泰山以望己营,我军之多如林,从军之女,亦可成队” 。实在可以征服世界 。事实上,“他们已经征服了世界的绝大部分了 。这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困苦中表现得这样坚毅,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极其顽强” 。只要其生命的太阳升起来,热血就会燃烧,就能照亮与之相应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发出光和热,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一份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