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刽子手竟要用斩头大刀来削豆腐

剧集《刀下留人》讲述一位刽子手以及一名稳婆的故事 , 一个送人死 , 一个接生 , 执事极端 , 角色性格也很两极 。两人因卷入皇室纷争 , 互相扶持之下 , 两人相互了解 , 渐生情愫 。同时亦透过剧情 , 比如入牢房去目测死囚的颈椎节距 , 去判断颈长及落刀位置 , 将刽子手部分事迹呈现出来 。在古代 , 有关刽子手的记载并不多 , 很多时都只是由野史及史籍零碎语句之中拼凑而成 。到了晚清时期 , 有了报纸的发展 , 刽子手才有血有肉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早前说过清末民国最后的刽子手邓海山 , 年老退休后 , 想入善堂礼佛谢罪但被拒绝 , 消息经当时《大公报》报导 , 成为珍贵数据 。另外台湾近代作家 , 满族之后的唐鲁孙 , 除了写美食 , 也有写刽子手掌故 。
网络配图
话说唐鲁孙在北平在东四牌楼附近上班 , 中午常到小馆灶温 , 经常遇到不同类型的搭台客 , 也会撞到不少常客都见惯见熟 。他提到一名身材修长 , 腰板笔直 , 留着络腮胡子 , 说话落门落坎 , 六十出头的老者 , 几乎每日都同在小馆吃饭 。于是就去请教他 。
他叫姜景山 , 原籍开封 , 落籍北平(今北京) , 当初不知他做那一行的 , 唐鲁孙认为那一行都不像 。日子久了 , 才知道他是前清刑部的执事 , 亦即是刽子手 。事实上 , 很多人都忌讳刽子手这三个字 , 通常都呼他们为执事 。
唐鲁孙就问姜景山:听说这一行都姓姜 , 是不是?姜老就说 , 明朝燕王朱棣为了排除异己 , 有姜姓亲兄弟五人 , 给他做贴身卫士 , 后来迁都北京 , 姜氏弟兄仍旧给成祖执行刑罚 , 就是后世传说的姜家五虎 。北平有姜家坟 , 凡是他们这行有传授的子孙 , 清明节都要去烧烧纸 。
网络配图
姜景山的师父是伯父姜大诚 , 是刑堂总执事 , 十六岁拜师学艺 , 最初每天天光起身推豆腐:用砍人头的大刀 , 将豆腐推成一块块薄片 , 越薄越好 。推到熟练后 , 还不断升呢提升难度练刀功 。
学徒时期 , 姜景山一有空就与马骝玩 , 用手盘弄它们后脑 , 专找它们第一和第二颈椎 , 由于人猴骨骼相同 , 久而久之 , 摸熟后就用于找犯人颈椎 。学徒的最后一关 , 就是实习 , 过了这一关才算出师 。姜景山首次到刑场就几乎被气氛晕倒 , 到了第三次才能够有勇气去落手 。师父准备了新鞋新抹一身土黄布的紧身裤褂 , 外带一条黄绸子包头 , 到了刑场一动手就砍了三个 。刑场见红才算满师 。
唐鲁孙也有问姜景山砍头有多种砍法 , 他说处决十恶不赦的江洋大盗 , 犯人跪下 , 刽子手在犯人左右肩膀一蹬 , 再一揪辫子 。有经验的刽子手一刀下去 , 正好是颈椎骨的骨缝 , 轻而易举 , 毫不费力 。如果是三品以上大员 , 犯了不赦之罪 , 必须问斩 , 刑部得选派有经验的刽子手 , 在犯官后脑顺刀一推 , 飘然而过 , 不会一脚踢倒尸首血溅刑场 。
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