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一生及遭遇:屈原投江的故事简述

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听到了故国灭亡的消息,选择以身殉国,后人为他的高尚情怀所倾倒,把屈原投江的这天定为端午节,以此来纪念他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为我们歌颂 。他有怎么样的一生和遭遇,促使屈原最后选择投江殉国?
屈原生平简介
公元前340年,屈原在楚国丹阳出生 。屈原少年多智,从小就喜欢博览群书,18岁之前,屈原先后在乐平里、昭府两地生活读书学习 。屈原在昭府求学期间与他后来的妻子昭碧霞相恋,两人于公元前322年在乐平里定亲成婚 。公元前321年,秦国进攻楚国,屈原积的组织领导乡壮抵抗秦军的侵略,展现出了超人的才华 。此后三年,屈原因功出仕,前往楚国都城为官 。公元前317年到公元前315年期间,屈原主张楚国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因为触犯了传统贵族的利益,因而与他们交恶 。
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为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扑,失去了楚王的信任,开始远离权力中枢 。此后,屈原只能通过讲学的方式来宣扬变法的思想主张 。公元前304年,屈原被流放至汉北,在此地遥思故国作《离骚》 。五年后,屈原回返国都参政,任三闾大夫,与昭雎等楚国贤臣主力抗秦,可惜未能如愿,楚怀王被秦国劫持囚禁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亡于秦国,新王对秦国采取妥协政策,打压主张抗秦的大臣 。屈原被新王罢免官位,流放到江南 。此后长期居于流放地 。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被秦国攻占,屈原预见故国将灭,回天无力,郁郁难舒,遂投江以身殉国 。
屈原投江的故事
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国占领的消息传来,屈原心丧若死 。屈原披头散发地游荡到了江边,他在汩罗江边一边吟唱着诗歌一边行走 。有一个在江边打渔的渔夫看到屈原形容憔悴,身如枯槁,于是好奇地问他:“您不是屈原大夫吗?为什么衣冠不整的来这里?发生什么事了吗?”屈原回答道:“众人皆醉我独醒,整个朝堂都是昏庸不堪的,只有我一个人是清白的 。他们不愿听见正确的声音,所以我被流放到这里了啊 。”
渔夫追问说:“我听说古时候的圣人,外界的事物不能影响束缚他,他融入世俗之中随着世俗的变动而变化 。如果朝堂之上都是昏聩不智之人,为什么不隐于众人而要出来反对所有人呢,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为什么一定要洁身于淤泥之中,显耀于污秽之上,却使得自己遭受不应该承受的流放呢?”
屈原正色道:“我们都知道,刚清洗过头发的人戴上冠帽之前一定要拍去冠帽上的灰尘,刚刚沐浴的人要穿清洗过的衣裳 。谁会忍受自己的清白的身躯蒙受尘土的污染呢?对我来说,我宁可远离那混沌的庙堂也不能忍受与他们同流合污 。哪怕要投入这汩罗江中葬身鱼腹,我也不愿让自己的品德沾染上不洁的污垢 。”于是屈原怀抱石头,以身投汨罗江 。
屈原的一生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悲伤情怀,他空有满腔的报国情怀却郁郁不得志 。两度遭到流放,眼见故国沦丧却无能为力,愤懑之情充溢他的胸怀,最后只能以身殉国 。
【屈原的一生及遭遇:屈原投江的故事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