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玄甲军:唐朝开国最为仰仗的精锐部队

强将手下无弱兵,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 。李世民纵横驰骋,就不能不提到他手下那只玄甲军了 。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这只精锐骑兵的形象 。
首先让我们来看《资治通鉴》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 。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 。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 。”这段文字虽然很短,但玄甲军的战斗力和作用可见一斑 。李世民几乎每战都身先士卒,他自己一身玄甲,率领着骑兵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加上玄甲军本身的精锐,几乎是无坚不摧的 。
古代作战,常选精锐的战士作为先锋突击,称为选锋 。玄甲军也可以认为是选锋的一种 。玄甲军不同于东汉的幽州突骑,他并不由单一地区或者单一部族的兵员组成,玄甲军是从李世民所统帅骑兵中选拔出来的精锐,组成应该非常复杂,而且玄甲军担负的作战任务很重,每战必当先锋,伤亡也不在少数,估计应该是不断选拔补充,保持一定的兵员定额 。对于玄甲军的组成、训练和装备情况,基本可以通过对唐初骑兵分析得出 。
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逐渐进入中原,经过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混战,到了隋唐时期,骑兵的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有一个高峰 。在这个时代,重甲骑兵一度成为主流 。所谓重甲骑兵,又称甲骑具装,骑兵和战马均披很厚的盔甲 。隋朝继承了南北朝的传统,在军队中,重甲骑兵依然占了很大比重,作为旧朝的一员,李渊的唐军大概也受了一些影响 。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变数,即隋朝和北边的突厥进行了大规模的骑兵交战 。突厥的骑兵是以机动性著称的轻骑兵,隋朝的骑兵与突厥屡次交锋,出于适应敌人特点的需要,隋朝的骑兵受到了对方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又向轻骑兵的方向转变 。李渊作为并州的军政长官,正担负着防御突厥的责任 。他在与突厥的交战过程中,首先仿效突厥建立了一支精锐的轻骑兵 。《资治通鉴》中如此记载:“渊选善骑射者二千人,使之饮食舍止一如突厥,或与突厥遇,则伺便击之,前后屡捷,突厥颇惮之 。”这支骑兵能够在机动性上与突厥匹敌,应当是轻骑兵无疑 。这部分骑兵,可以看做玄甲军最初的基础 。李渊太原起兵之后,从突厥购买了良马2000匹,还借来了小部分突厥骑兵,西突厥部落的史大柰也率领部下的骑兵在会宁归附了李渊,更加壮大了李渊部下的骑兵队伍 。因为受突厥的影响,而且本来就有不少突厥骑兵的加入,轻骑兵成为李渊部队的主要力量 。在霍邑之战中,李世民所率领的精锐骑兵,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唐朝夺取了关中,又陆续平定了陇西、凉州等地的割据势力,陇西的骑兵也非常精锐,他们的加入,无疑又壮大了唐军的骑兵队伍 。同样受突厥支持的刘武周与唐朝在并州展开激战,被李世民挫败,他的部众很多都归降了唐朝,尤其是尉迟敬德这样非常勇猛的骑将,他的部众就有8000多人,相信不乏精锐的骑兵 。关东的秦叔宝、程知节等人也是骁勇的骑将,同样投到了李世民的麾下 。在李世民麾下,有着这样一支纠合了四方精锐的骑兵部队,在此基础之上选拔出来的玄甲军,必然是极其骁悍的 。

那么玄甲军到底是轻骑兵,还是延续了南北朝传统的重装骑兵呢?我觉得根据记载来看,应该是轻骑兵 。一则是受突厥的影响比较多,很多战士就是突厥人,二则从战例上来看,唐军骑兵的机动性很强,作战中往往实施迂回攻击,而且能够进行长途追击,在攻击薛仁果和刘武周的战役中,都有长途追击的纪录,尤其是追击刘武周所部,在昼夜急行200里以后,又连续追击了3天多,重甲骑兵恐怕很难支持这样长距离的追击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