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冒险的齐桓公靠什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五霸”,真正名副其实的只有三位: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 。三人中间,楚庄王是“蛮夷”的头子,出身本来就有问题 。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楚庄王统率“南夷”北进中原,问鼎之轻重,害得中国命系一线,危在旦夕,自然是大伙儿的“公敌” 。
所以,他际会风云,一鸣惊人,爬上霸主的宝座,对那些诸夏本位论者来说,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只是迫于形势,诸侯才不得不强打起精神,腻腻歪歪、言不由衷地承受下来 。由此可见,楚庄王尽管神气活现、踌躇满志,但在大家的心目中,他根本算不得是五霸中的正宗角色,典型的“紫色蛙声,余分闰位,圣王之驱除云尔”。
晋文公当然不同,他是华夏圈子里的人,他要出人头地,大伙儿不会有心理上的障碍 。事实上,晋文公也的确够争气,上台没多久,便施展拳脚,几个回合下来,便把曾经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楚国打趴在地,动弹不得,使中原诸侯终于熬到了扬眉吐气、重新露脸的时候 。就霸业之盛、声誉之大而论,晋文公无疑 是春秋历史上的顶尖人物 。
可惜的是,他做事过于张狂,不大计较轻重,口口声声尊重周天子,却视天子如玩偶,呼来唤去,肆无忌惮,这如何不叫人对他的行为持几分戒心 。另外,他心机太重、韬略太多,用兵讲求诡诈,谋事注重算计,更给人留下了老奸巨猾的印象 。无怪乎孔子都对他不无微词了,“晋文公谲而不正”。既然是“谲而不正”,那么,晋文公在五霸中的地位,自然也得打上几分折扣 。
宋襄、秦穆不够资格,晋文、楚庄又不无瑕疵,那么“五霸”之中,也就只余下那位齐桓公了 。于是,人们便把齐桓公抬出来充当“五霸”的典范 。孔夫子称道他“正而不谲”;孟子的态度同样鲜明,说“五霸桓公为盛” 。他们这么说,可不是兴之所至的信口开河,而是当时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
齐桓公身后受到人们的普遍怀念乃是不争的事实,他生前的许多做法也曾为后人所效法模仿 。公元前 641年,鲁、蔡、陈、楚、郑、齐多国诸侯风尘仆仆、鞍马劳顿赶到齐国搞会盟,中心的议题便是所谓“修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这等于是举办了一场为齐桓公歌功颂德的专题国际论坛 。
公元前 538年,楚灵王召集十三国在申地(今河南南阳市北)开大会 。在礼仪方式的选择上,楚灵王毫不犹豫地表示要向齐桓公看齐,“吾用齐桓”,透露出他企图步齐桓之后尘,号令诸侯的勃勃雄心 。这些史实,都说明齐桓公才是春秋五霸中真正意义上的霸主,他身上所体现的才是纯粹至高、正大光明的领袖风度 。孔子说他“正而不谲”,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
齐桓公的“正”,说白了也简单寻常,就是他的处事从根本上合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庸”节制,凡事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用最佳的方式实现了自己既定的战略目标 。这种境界,看上去平凡,其实最高明,非功力深厚者所不能至也 !用今天的话说,齐桓公的厉害,源于他的太极推手功夫,核心不过是两个字——稳重 。稳重,再稳重,如果细加体味,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才是政治上的大智慧、战略上的大手笔 。
齐桓公的成功,取决于他的稳重 。由于稳重,他才善于权衡利弊,及时变招,一旦遇上问题或挫折,知道从中认真吸取教训,尽快刹车,此路不顺换他路,而不至于一条道走到黑,直至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历史上有多少大人物,明明知道原先的计划和方法有问题,但或因碍于面子,或因赌口意气,或因心存侥幸,总是在那里死顶硬撑,结果使事情越来越糟,直弄到山穷水尽,无法收拾 。然而,齐桓公与他们不同,他懂得该撒手时就撒手的道理,所以他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