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想把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他为何直接拒绝

昔时妇之从夫 , 终身不改;臣之事君 , 有死无贰 。女子守贞 , 殊不知男子也守贞 。然女子守贞可获旌表、树牌坊 , 立节完孤 , 奉为诰命 , 为道学先生津津乐道 , 奉为无上荣耀之事 , 赞之为节妇、烈女 , 而男子则不然 , 故知之者甚少 。清人戴名世《李烈妇传》云:“女子之不幸失所天 , 而身从死与夫守节不他适者 , 皆天下之大义也 。或谓守节难而慷慨殉死犹易 。夫人寻常一小事尚多有濡忍不决 , 而况生死之际乎 。余读李烈妇之事 , 喟然叹息 , 盖尝闻孙氏、李氏两家皆巨族贵显 , 诗书之泽被于妇人矣 。呜呼 , 岂不盛哉!”此乃鲁迅笔下成千累万、史不绝书的“吃人的旧礼教” 。社会对于男子的要求 , 在于忠烈不二 。女子殉节 , 男子何不然耶 , 只不过殉的是王朝之节 , 而非夫妇之节 。女子为男子附庸 , 事宗庙 , 广继嗣 , 男子为皇权从属 , 安社稷 , 尽忠诚 , 贞节忠孝 , 人之四维 , 看似分属 , 实则一也 。
【孙中山想把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他为何直接拒绝】《新唐书》记载王维“丧妻不娶 , 孤居三十年” 。其卒年61岁 , 妻子死时 , 不过三十左右 , 正当青春年华 。之后他笃信佛教 , “斋中无所有 , 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 , 焚香独坐 , 以禅诵为事”(《旧唐书》) 。“一生几许伤心事 , 不向空门何处消”(《叹白发》) , 深爱亡妻 , 其伤心事一也 。
明天启七年 , 22岁时的傅山与忻州张泮之女张静君结缡 , 次年生子傅眉 。27岁时 , 张氏即卒 , 誓不复娶 , 也再未续弦 。14年后 , 傅山偶见亡妻所绣大士经 , 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 遂作《见内子静君所绣大士经》:“断爱十四年 , 一身颇潇洒 。岂见绣陀罗 , 悲怀略牵惹 。即使绣花鸟 , 木人情已寡 。况为普门经 , 同作佛事者 。佛恩亦何在?在尔早死也 。留我唯一心 , 从母逃穷野 。不然尔尚存 , 患难未能舍 。人生爱妻真 , 爱亲往往假 。焉知不分神 , 劳尔尽狗马 。使我免此闲 , 偷生慈膝下 。绀绵传清凉 , 菩萨德难写 。”傅青主不但为前朝守节 , 也给亡妻守贞 。
林森的发妻郑氏患病而亡后 , 其与表妹的感情便渐难舍分 。正当此时 , 表妹由父母作主许配一华侨巨商之子 。表妹对这门亲事竭力反对 , 拚死不从 , 然木已成舟 , 无济于事 。紧要关头 , 她不顾众人议论父母阻拦 , 径直跑到林森身边 , 恳求与之私奔 , 远赴南洋谋生 , 并哭诉道:“哪怕过流浪生活 , 也决无怨言 。”此一片痴情 , 使林激动万分 。而当时恰好孙中山电邀他远赴他乡 , 乃一个绝好的机会也 。可一想到革命尚未成功 , 常年奔波在外 , 环境险恶 , 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 带着一女眷有诸多不便 。苦思再三 , 终于未答应恳求 。绝望之际 , 表妹上吊自戕 。待林森回乡 , 闻听此耗 , 五雷轰顶 , 悲痛欲绝 , 备受自责 。遂扒开坟墓 , 取出表妹头骨 , 并立誓自此之后 , 不近女色 , 终身绝娶 。此后 , 不管处境如何 , 表妹头骨之骷一直陪伴身边 。果然 , 林鳏一身以终结 。1943年5月 , 已是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在重庆遇车祸致瘫 , 8月1日去世 。尊其生前遗嘱 , 表妹头骨与之合葬一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