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宪章宋太祖《太祖誓碑》 世界吉尼斯记录宪章( 二 )


《太祖誓碑》在大宋具有大法、宪章性质,虽然不是成文法,是“秘法”,但此事够得上伟大 。“言事人”于千年之前就实现了“免于恐惧的权利” 。老赵立国伊始即诉诸于“天下为公”理念,奠定当时世界范围内罕见的政治格局,是大宋帝国也是中国传统的极大光荣 。后来的大宋名臣范仲淹有言:“祖宗(太祖太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
记:为何“不加农田之赋”?
金:此事关系民生 。老赵宁肯宫禁生活节俭,也不苛求民间财富 。传统帝王“以天下奉一人”,这个活儿,老赵不干 。他的节俭深得中庸之道,他不刻意节俭以邀名,他非常喜欢宫中宴饮,经常与臣下、亲族、异邦使者觥筹交错,但他不会奢侈无度,就是因为他知道民生多艰 。
大宋王朝三百年,无论遇到怎样的家国困难,也不向农民“加赋” 。后晋皇帝石重贵可以打着“抗击契丹”的旗号,在士庶之间“括率”,也即搜刮财货,马楚、南汉也会这么做,甚至南唐也曾有过此类举动,但老赵不这么做 。他不会在崇高的国家目标旗帜下搜敛民财 。
传统儒者在推演政治、伦理价值观时,必是“民生主义”者 。反暴敛、惜民力,主张轻徭薄赋,是传统儒者恒定主题 。此义近于捍卫私有财产权利 。中国传统圣贤人物,也无一例外,都是注重民生的人物 。孙文曾言:“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见《孙中山选集》)由此也可以概见:那些以国家“大义”为诉求,借机搜刮士庶,背离士庶“民生”的权力,都是非文明政治生态的无道行径 。有道邦国、无道邦国,是否尊重“民生”,是否在“大义”旗帜下背弃“民生”,分野在此 。
不仅“不加赋”,赵匡胤做得漂亮的,更多是不与民争利 。除了几个较大企业收归国有算作央企之外,一般都让与民间自营,连“赋税”都不收 。有一位知舒州(今属安徽安庆)、左谏议大夫叫冯瓒的上言说:“本州界内有菰蒲鱼鳖之利,居民经常捕捞了自给 。但前防御使为增收,搞了个市征(纳税),这样苛细的税法,弄得当地人很困苦 。期望能免掉这个赋税 。”老赵听后,当即答应蠲免其赋,史称“从其请”,听从他的请求 。
宋代赋税沿唐中期以来两税制,即夏、秋二税 。赵匡胤时代,令州县各置义仓,官方所收二税,每一石粮,另外留出一斗贮存在这个义仓里,史称“以备凶俭” 。等于国家收税,另外返还百分之十留在地方,以备凶年荒年赈济百姓 。这类德政,甚至超越了“不加赋” 。
老赵晚年,特别在意地方治理,有一次,他任命官员钱文敏知泸州,召见他,对他说:“泸州那个地方接近蛮獠,但越是这样,越要加以抚爱 。我听说原来的知州郭思齐、监军郭重进,擅自搜敛做不法时,爱卿你此去为我调查审问一下这个事,苟有一毫侵民,朕必不赦!”
在此之前多年,赵匡胤也说过类似的话 。乾德四年八月,赵匡胤召宰相以下群官多人,在紫云楼下宴饮,顺便说到“民事” 。赵匡胤对赵普等人说:“下愚之民,虽不分菽麦,如籓侯不为抚养,务行苛刻,朕断不容之 。”
居于弱势的庶民,即使愚蠢到不分菽麦,但如果藩镇的侯爷们不好好抚养,只知道苛刻盘剥,朕断不容这样事!
《太祖誓碑》是老赵“立德立功立言”之举 。
深得“保守主义”奥妙的政治家
记:乾德二年(964)春正月丁未,赵匡胤下了一道诏书,规定:“县令、县簿、县尉,非公事不得到村落 。”这是传统“皇权不下县”的“旧贯” 。民间如何“发展”,由民间自行演绎 。这种源于保守主义精神、源于儒学“仍旧贯”的智慧,成就了大宋的繁荣 。是不是宋太祖受黄老哲学“无为而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