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词可以形容关羽 , 也可以形容徐庶 , 不过徐庶这个情节是在《三国演义》里虚构出来的 , 小说中说道徐庶进入曹操阵营之后 , 不献一计直到死 , 这是不符合历史情况的 , 真正的历史上徐庶跟刘备、曹操之间关系比小说中还要复杂得多 。
网络配图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 , 刘备得到徐庶后 , 曹操就把徐庶的母亲抓过来 , 但徐母刚烈不屈 , 曹操便让人模仿徐母的笔迹 , 给徐庶写信招他过来 , 徐庶辞别刘备来到曹营 , 徐母为儿子不辨是非愤然自尽 , 从此徐庶在曹营里不发一言 , 他的忠义在小说中成为千古佳话 。
徐庶离别刘备之前 , 刘备十分舍不得 , 送了一程又一程 , 看到一片树林挡住徐庶的背影 , 刘备便下令让人砍了那片树林 , 把徐庶感动得稀里哗啦 , 他又倒回来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 于是才有三顾茅庐的故事 , 刘备终于的到诸葛亮 , 但这一切都是小说虚构的 , 真实的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 。
网络配图
在正史中 , 的确是徐庶推荐了诸葛亮 , 后来诸葛亮出山在刘备账下效力 , 跟徐庶是在一起的 , 直到后来刘表去世 , 他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 , 把荆州拱手相守 , 这时候刘备仓皇逃往江夏 , 在《三国演义》小说里 , 这段故事有赵子龙在曹营七进七出救阿斗 , 有张飞当阳桥一声大喝吓死夏侯杰 , 但在正史中 , 徐庶就是这个时候离开刘备的 。
刘备逃命的本事在三国是一流的 , 曹操大军来袭之际 , 他就带了身边几个亲信 , 包括诸葛亮、张飞、徐庶等人逃了 , 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 当时有十万百姓跟着刘备逃 , 其中包括徐庶的母亲 , 但在乱军之中 , 徐母不幸走丢了 , 当徐庶发现母亲不见时 , 急得团团转 , 他是一个孝子 , 必须要寻找母亲 , 他不像刘备一样可以丢下妻儿老小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
网络配图
这时徐庶就对刘备说:“我的母亲丢失了 , 现在心中方寸大乱 , 已经不能辅佐主公了 。”这段话在《三国志》中原文是“今已失老母 , 方寸乱矣 。”徐庶的意思很明显 , 他要去找自己的母亲 , 他是向刘备辞行了 , 在当时的情况之下 , 刘备虽然舍不得徐庶离开 , 但人家要去找母亲 , 自然无法强留 , 只好由他去了 。
【此人背叛刘备投靠曹操临别时还发明了个成语】当时刘备身边也有诸葛亮 , 诸葛亮跟徐庶早年就是至交好友 , 看到好友要离开去找母亲 , 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 , 又或者徐庶会被曹操俘虏 , 想想前途生死未卜 , 不禁也非常感动 , 而徐庶离开刘备之时 , 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个成语:方寸大乱 , 这话徐庶指着自己的胸口说 , 是说自己的心只有方寸大小 , 但心已经乱了 , 所以叫“方寸大乱” , 临别时还能发明个成语 , 可见徐庶也是很有才的 。
在刘备的不舍和诸葛亮的感动中 , 徐庶离开了 , 后来徐庶被曹操俘虏 , 其母亲到底找没找到史料并未记载 , 不过徐庶到了曹营并不是“一言不发”的 , 他虽不再军事上有建树 , 但在农业、政治上很有作为 , 特别是到了曹丕时代 , 他被封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 曹操和曹丕都是人精 , 他们自然不会养一个闲人的 。
- 孙权向刘备两次求和他态度为何变了?
- 刘备识人能力如何刘备手下谋士都有哪些人?
- 蒯通为何总是劝说韩信及早背叛刘邦
- 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刘备如何通过三顾茅庐考察诸葛亮
- 刘备摔阿斗的真正原因:竟只是为了收买人心
- 白马将军公孙瓒是什么样的人连刘备都佩服他?
- 同样以巴蜀为基地为何刘邦实现统一而刘备却不能
- 徐庶母亲自杀而死为何他不直接回刘备身边
- 揭秘:关羽为什么不喜欢刘备的干儿子刘封?
- 吕布最怕的不是曹操此人一出现他就后脊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