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十八罗汉排名及典故:揭秘十八罗汉都有哪些?

十八罗汉简介: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 。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 。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
罗汉,即为阿罗汉,梵名(Arhat)他们是佛的得道弟子,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获的最高果位 。修到罗汉的境地,已经断尽三界烦恼,灭除见、修二惑,永远解脱轮回 。从这个意义上说,阿罗汉果位,又可称为“无极果”或“无学果”,表示已经到达极点,所学已尽,再没什么可学的了 。
阿罗汉这个词是梵文音译,有三义:
其一曰“杀贼”,即杀一切烦恼之贼,佛教把众生因无明迷妄所引起的各种烦恼、疑惑、痴迷等情,称之为心中之“贼”,认为它们是扰乱人们内心清静、妨碍修行的有害情感 。而阿罗汉已经灭尽了这种种“心中之贼” 。“
其二曰“应供”,谓到了阿罗汉果位,已经断灭一切能导致生死流转的“有漏”法,身心清静,应受人天供养 。
其三曰“无生”(或不生),即是说阿罗汉已进入永恒不变的涅槃境界,不再进行生死轮回,已达不生不灭的境界 。”
从“十六罗汉”到“十八罗汉”
十六罗汉像出现的较早 。主要依据唐代玄奘法师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创作,佛经上讲,他们受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流通、护持佛法 。
十八罗汉的兴起,一种说法是:主要与画家的创作有关,而没有什么经典依据 。所以后两位罗汉的名称诸说不一 。元明以后,寺院多塑十八罗汉,因此十八罗汉反比十六罗汉之说更流行了 。第二种说法是: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因此总认为“十六”没有“十八”(两个“九”)好,如“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 。
“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 。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 。在历史上嵩山少林寺也出现过少林十八罗汉。功夫罗汉潘国静是现代少林十八罗汉之一!
最早记录这件事的是宋代的苏轼 。苏轼之父苏洵,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系云门宗四世圆通禅师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出身望族,嫁与苏洵之后,专心事佛,苏家供有禅月大师所绘的十八罗汉像 。
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统记》中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和第十八位罗汉应该是迦叶尊者与君徒钵叹尊者(《弥勒下生经》中记载) 。
另有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
西藏认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龙罗汉,纳达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罗汉 。
十八罗汉排名及名称由来:
第一位,宾头卢尊者(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梵语(Pindolabharadvaja) 。他曾经乘坐的他的鹿骑进入皇宫劝说国王学佛修行 。
第二位,迦罗迦伐磋尊者(“喜庆罗汉”、“欢喜罗汉”,知一切善恶法)梵语(Kanakavatsa) 。它清楚世间一切善恶丑,所以在很就很久以前,他是在古代印度做一名雄辩家,他在辩论时,常带笑容,所以叫欢喜罗汉 。
第三位,迦诺迦跋厘惰督尊,(举钵罗汉,住东胜身洲)梵语(Kanakabha^radvaja) 。举钵罗汉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 。所以手里一直拿着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