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节日瑶族人怎么过赶鸟节

每年二月初一 , 是瑶族人民的“赶鸟节” 。年年到了这一天 , 不管天晴下雨 , 方圆五、六十里的山寨男女青年 , 穿上一色宝蓝衬白镶边的节日民族服装 , 扎着彩色的头帕 , 套着绣花的鞋袜 , 撑着青布洋伞 , 一伙伙 , 一群群 , 聚会山头 。对男对女 , 或四男四女 , 对坐于青草坪、岩头上 , 或依偎茶树蔸、松树下 , 甜蜜地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子歌 , 从日出到月升 , 渴了 , 喝一捧清泉:饿了 , 吃几个粑耙 。鸟雀忘了归巢 , 唱歌人不想回家 , 直到夜露湿透了头帕 , 他们才男送女 , 女送男、送过岭 , 送过山 , 送一程 , 唱一段 , 快进寨门了 , 才含情脉脉 , 依依不舍地分开 。
这一天 , 青年们忙着赶会对歌 , 寻找知音;老年人便在家里 , 把连夜舂出的糯米粑粑 , 捏成铜钱大小 , 戳在竹枝枝上 , 插在神坛边或堂屋门旁 , 名叫“鸟仔耙” , 任邻居小孩们取食 。说是乌雀啄了耙粑 , 就会把嘴壳粘住 , 再也不会糟蹋五谷了 。到了晚上 , 耕山人过寨串火塘 , 品尝各家的“鸟仔耙” , 希望有个好兆头 。
关于“赶鸟节”的传说是这样的:“相传 , 在很久以前 , 瑶族居住的山区 , 林木茂密 , 很适宜鸟雀繁衍生息 。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斑坞…… , 他们熬过了严冬的饥若 , 看到山桃花开了 , 伸动着翅膀 , 飞上了天空 , 看到山里人荷锄背篓耕山来了 , 张开着嘴 , 唱起了欢迎的歌 , 看到姑娘手里金灿灿的包谷籽 , 一把把 , 一串串 , 撒进了黑沃沃的山土里 , 唱的更响 , 叫的更欢 , 邀集着伙伴“快来会餐” 。
这样 , 它们往往是成群结队 , 耕山人一走 , 它们巧妙地试探过守地的“棕衣人”、“芦草人” , 飞落坡地 , 用那尖利的嘴壳 , 揪呀 , 啄呀 , 一碗茶工夫好端端的山地便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鸟害成了瑶山早春作物的头号大敌 。山地里没有收成 , 耕山人吃上了野菜 , 源头泉断了 , 官府的钱水粮流也枯竭了 , 皇上发了慌 , 忙下圣旨:“谁人制住鸟害 , 赏岭九架 , 免税九年 。”圣旨传谕了九山九岭九十九寨 , 山主、耕山人都想开了办法 。
盘云寨有个盘英姑 , 象蜂恋花一样爱唱歌 。耕山人听了她的歌 , 口里象溶了一团蜜 , 香香甜甜;她向着山泉唱 , 山泉听得呆 , 忘记流淌;她向着山林唱 , 鸟雀羞得不敢开口 , 英姑歌停了 。它们还在天空盘旋 , 追寻歌味 , 迷的不想飞去 。

【瑶族节日瑶族人怎么过赶鸟节】白头山的山主养了一对画眉 , 每天清早 , 他把鸟笼挂在木楼房梁上 , 逗着画眉喂 。说也奇怪 , 也招引来了一些鸟雀 , 日停寨头 , 夜宿楼檐 。山主很高兴 , 持着胡须 , 晃着脑袋 , 开怀大笑起来:“哈哈 , 这下 , 九架岭又到了我的名下 。”于是 , 他赶忙修书 , 连夜派人送往官府 , 官府加上羽翎 , 又骑呈报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