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为什么很少有太监干政的现象?( 二 )


甲午战争失败后 , 慈禧太后卑躬屈膝 , 竟然下令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 中国的主权进一步落到了日本侵略者手里 。
面对内忧外患 , 强烈的爱国心驱使着寇连材下决心以死向慈禧进谏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十日早晨 , 寇连材跪在慈禧的床前 , 放声痛哭道:“国家已如此危险 , 老佛爷即使不替祖宗打算 , 也该为自己想想 , 怎么还忍心玩耍 , 不怕发生变乱呢?”慈禧太后把他臭骂了一顿 , 赶了出去 。
口谏不成 , 寇连材又决心书谏 。在二月十五日 , 他把早已写好的奏折交给慈禧太后 。这个奏折共有10条内容 , 其中包括:请太后不要揽政权 , 归政于光绪;不要修圆明园、幽禁光绪;要顾及京师特大水灾 , 立即停止擅自动用海军军费去修建颐和园等 。这奏折中的内容字字掷地有声 , 饱蘸血泪 , 是许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
网络配图

慈禧太后看过奏折 , 暴跳如雷 , 尤其书中有规劝太后归政光绪之类的话 , 捅了慈禧太后的心窝子 , 因此她失态地一连声地呼叫着 , 把寇连材抓来审问 。慈禧太后经过审问 , 得知指责自己的这个折子确实是寇连材所写 , 不禁怒火中烧 , 以“犯法干政”和“越分擅奏外事”等罪名 , 下令把寇连材送交刑部 , 立即正法 。二月十七日这天中午 , 寇连材被押到北京菜市口刑场处决 , 临刑时 , 他神色镇静 , 遥向父母叩了头 , 说:“如此足以千古了 。"寇连材作为一名太监 , 却位卑不敢忘忧国 , 以坚不可摧的爱国忧民的意志 , 去抗争腐朽的封建势力 , 不惜以死报效国家 , 其精神为后世敬仰 。
不管怎么说 , 由于清朝统治者遵循了严禁太监干政的制度 , 因此在其二百多年执政历史中 , 基本没有出现太监干预朝政的现象 。
【揭秘:清朝为什么很少有太监干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