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明朝太监干政的严重程度 , 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 太监与朝臣竟能互相抗衡 。那么 , 明朝之后的清朝为何很少有太监干政的事发生呢?
鉴于明朝太监干预朝政的历史教训 , 清朝皇室从一开始就不能容忍太监有一丝一毫干预朝政的行为 。因此 , 在其二百多年执政历史中 , 基本没有出现太监干预朝政的现象 。在这方面比以前的各朝各代要好得多 。
网络配图
顺治皇帝福临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 , 命工部铸成一块高134厘米、宽70厘米、厚6厘米的铁牌矗立在宫内交泰殿门前 , 上面镌刻着一道严禁太监干政的上谕:
皇帝敕日:中官之设 , 虽自古不废 , 然任使失宜 , 遂贻祸乱 。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 , 专擅成权 , 干预朝政;开厂缉事 , 枉杀无辜;出镇典兵 , 流毒边境;甚至谋为不轨 , 陷害忠良 , 煽引党类 , 称功诵德 。以至国事日非 , 覆败相寻 , 足为鉴戒 。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 , 法制甚明 。以后但有犯法干政 , 窃权纳贿 , 嘱托内外衙门 , 交接满、汉官员 , 越分擅奏外事 , 上言官吏贤否者 , 即行凌迟处死 , 定不姑贷 。特立铁牌 , 世世遵守 。
顺治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这道敕谕后来也成为清朝皇室的祖宗家法 , 一旦触犯了 , 就会被处以极刑 。但是 , 由于太监生活在皇帝身边 , 可以找到适当的时机干预朝政 , 清制虽然严厉 , 但也偶有太监以身试法 。
康熙元年(1662年)被斩首的太监吴良辅 , 就是第一个被祭刀的太监 。吴良辅是顺治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 , 顺治十五年(1658年) , 他与大学士陈之磷等串通勾结 , 并接受贿赂 , 事发 。如果按顺治皇帝钦定的法律以及审实的案情 , 上述人员均应处以极刑 。可是 , 许多官员虽受到了惩处 , 而吴良辅却受到皇帝百般庇护 , 留在在宫中 。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 , 就在顺治帝死前五天 , 顺治帝自知不治 , 恐日后有人追究吴良辅的罪过 , 便抱病送吴良辅到悯忠寺落发出家为僧 , 希冀能保全吴良辅的性命 。
网络配图
但是 , 在顺治帝崩御后第三天 , 吴良辅就被枭首示众 , 理由就是“变易祖宗制度 , 把持朝政” 。
乾隆 , 三十九年(1774年) , 清宫内义发生高云从泄露职官任免档案的案件 。高云从是乾隆皇帝身边奏事处太监 , 他在窃知大内机密后 , 暗中结交大学士于敏中、军机大臣舒赫德、尚书蔡新、总管内务大臣英廉等 , 企图借势安排自家人 。事发后 , 乾隆皇帝异常震怒 , 儿牵涉此案的高官都受到了严厉申斥和等级不同的严厉处分 , 而太监高云从则被立正典刑 。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 清宫内义发生了寇连材案 。寇连材是成年后被阉人宫为监的 , 他于23岁时进宫侍奉慈禧太后 , 成为一名梳头房太监 。由于他聪明能干 , 做事精细谨慎 , 颇得慈禧太后的喜爱和信任 , 就派他到光绪那儿当差 , 侍奉皇上 , 实际上是要他监视光绪的言论行动 , 以便即时禀报 。寇连材从小就深明大义 , 对慈禧太后大权独揽、卖国求荣的可耻行为很不满意 , 从心里同情、支持光绪帝希望维新变法、图强求富、救民于水火的想法 。因此 , 他不仅不把光绪的言行密报慈禧 , 反而常将慈禧太后胡作非为的事情告诉光绪 。
- 满清为什么要求汉人必须留辫?对汉人的征服
- 揭秘:慈禧手下的太监中的武功高手是谁?
- 吴应熊为什么要娶建宁公主?
- 欧洲中世纪究竟是指哪个时间段?为什么叫中世纪
- 揭秘古代也有户外办公系统:乾隆曾配书写文具箱
- 揭秘:张谏之和狄仁杰同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吗?
- 揭秘:日军欲将中国幼童训练成自杀飞机驾驶员?
- 为什么吃猕猴桃耳朵痒 猕猴桃宝宝吃会过敏吗
- 战国史版宫心计:揭秘燕楚赵魏齐后宫往事
- 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什么会被康熙发配盛京?